第11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第40个年头。近40年来,因为高考,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也生发出无数故事。关于高考,太多人有话说,特别是那些经历了1977年高考且因此改变命运的教育人。他们大多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如今已到退休年龄。这其中,就有赵新芳。高考之际,他从1977年高考的一组数字和一张试卷说起,呈现关于高考的诸多思考。
高考,那些年,那些事
□ 赵新芳

  又到高考季。作为一个因1977年高考而改变身份,又始终从事教育工作(其中有34年直接参与市级高考管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我来说,只要一提起高考,仍然会有些激动,有许多的话要说。

  我对高考有很深的情结,总是习惯把高考与一个人的人生作比,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蹒跚走步,由顽童、学子,到而立、不惑。其间,几多挚爱,几多怨恨,几多心酸,几多希冀与期待……即便是为人父母,也很难说得清、道得明,更不知从哪里说起。

  所幸的是,我手头有一本《邢台地区教育史志资料》和一张《河北省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语文试题》,不妨就从这张试题卷和《史志资料》中的一组数字说起!

  这张试题卷的特征是两个字——简单,而且简单到令现在的孩子想都想不到。1977高考,试题和试卷是分开的,试卷就是在白纸上直接答题,不用抄题。试题仅用一张纸印制,是用那种最薄的16K印刷纸双面铅印出来的,可见当年纸张的缺乏和印刷技术的低层次,即便如此,也是排除了许多困难才做到的。

  再看那组数据,“1977年12月全国分省(市、自治区)组织大中专统一招生考试。我区(邢台地区)有889名考生被大专院校录取,为参加考试人数的1/28。其中升入全国重点院校的146名;有2115名考生被录取到中等专业学校,为录取人数的1/30。那一年,大专、中专同时考,不同卷。半年后,1978年招生,我区又有14283人报考大专,结果1214名考生被录取,为报考人数的1/12;有69143人报考中专,其中2396人被录取,为1/22。1978年另有273名初中毕业生升入‘小中专’,有12人考取研究生”。

  面对这张试题和这组数据,我感慨颇多。

  先说这组数据,这不仅仅是一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活生生的学校教育和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教育发展现状和人才拥有量。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数字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区域的教育现状,而是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的缩影。以1977年高考为例,推算可知,当年参加大专考试的24800多人,参加中专考试的63400多人,共计88200多人,当时整个邢台地区总人口480万左右,如果单从人口比例和一个年度的考生来看,这样的报考规模还是很大的。因1966年停止高考,所以有人把1977年高考称作13届考生的考场,因此出现了父母子女、夫妇、师生、兄弟姊妹同考的景象,场面奇特,蔚为壮观。这样的考场真的是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然而,如此庞大的人群参加考试,录取比例却如此之低,不难看出当年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小、水平低的状况。与2015年高考情况作比,又可以看出近40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发生的重大变化。2015年,邢台市参加高考人数为32579人,其中被本科一批录取的达3968人,占比12.7%;本科二批以上录取的10664人,占比34.14%;本科三批录取19197人,占比61.44%。加上高职高专录取人数,占比在95%以上。

  再说那张试题,不仅题量很小,内容也很单一。只有两类试题,即:语文知识试题(40分)和作文题(60分),还有一个参考题,不计分也不作为录取依据,仅供入学后安排学习的参考。语文知识试题,仅有6道大题和4道小题,其中拼音注音3道小题,改错别字、病句3道小题,区分主谓语两道小题,修辞方法运用两道小题,古文、诗词翻译只有两道小题,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还有两道问答题,即“为什么我们的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和“《论‘打落水狗’》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联系当前阶级斗争实际,简要说明文章的现实意义。”作文则是纯粹的命题作文,二选一,即“我们将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23年”和“园丁赞歌——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就是这么简单的试题,却难倒了当年的无数考生,特别是那句引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古文,估计除了“老三届”考生之外,绝大多数考生都答不上来,因为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过古汉语。但这些考生一看到作文题就兴奋了,因为那时候在学校经常要写大字报,写批判性文章,作文几乎是每个人的强项。我当年之所以能考上大学,就是沾了语文分数高的光,而语文分数中作文又是占绝对优势的,因为我当年是民办教师,就教语文学科,还经常在语文课上带领学生们写批判文章,甚至帮助村里写大字报。

  有人做过实验,让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做1977年的高考试题,结果9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当时的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都能考上大学。

  认真思考一下,按照现在的标准,除了“老三届”之外,我们这些考生充其量也就是初中毕业的水平,因为那时的学制是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3个学段相加只有9年,况且那时候上初中不出村,上高中不出公社,而小学、初中教师几乎都是本村的民办教师,我就是其中之一。师资水平这么低,学校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为了做到录取公平,当时的“老三届”与一般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不一样,“老三届”5个学科平均每科分数要达到70多分以上,而一般考生平均每科只要56分。两类考生的知识基础到了大学就有了明显的区别,“老三届”的大哥大姐们学习很轻松,而我们则很吃力。即便如此,能在1977年和1978年考上大学的人还是十分优秀的,以至于毕业后成为社会各界的主力和栋梁之才。

  高考自恢复以来,走到今天一直伴随着改革。从高考形式说,一开始是大学中专分卷分考,之后又合为一张卷,为了减少考生人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一度地市区县还逐级进行预考。上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省份还增加了春季考试,但没有持续下来。

  从高考内容划分看,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由分学科到文理综合,即把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合并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一直延续到现在。综合学科是能力立意的重要体现,开始做得比较好,但后来因受到各学科教师的质疑,同时给中学教学带来困难,综合也就基本回归了学科,变成了融合各学科内容的“拼盘”,而且还有分值区别。

  现在的高考,几乎成为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在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应试教育也就应用而生。“一考定终身”和“独木桥”现象成为高考被人诟病的最大弊端,与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科学发展的社会主流不相适应。几十年来,高考一直在力图改革这些弊端,但都因过程公平问题而受到制约,因为高考公平是个大问题,失去公平也就失去了高考的公信力,高考也就无法生存。

  所幸国家力主改革现有的高考招生制度,并且从顶层设计了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路径。从2014开始,又在浙江、上海先行先试,已取得显著成果。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省份都推出了改革方案,虽然各具个性,也有差别,但原则是一样的,即: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变“一次考一条路”为“多次考多条路”,变“配餐”为“点餐”,充分给予学生选择权。

  这次高考改革与以往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要保证高考的过程公平,程序公平,还要最大限度地保证结果公平,真正实现“努力让每个人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主任督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高考,那些年,那些事
学习之变: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乌兰察布:鲁豫“游学”悟课改
合肥:法院里的普法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