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乡村教师评职称应首重实践
□ 周建国

    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要“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这是让许多乡村教师拍手称快的好政策,也让他们看到了评职称的希望。

    但是,对于这一政策红利,有人却认为,这是降低了乡村教师评职称门槛,这样放宽条件会让职称评审“水分”太大。我以为,职称固然不是人人都可享受的“福利”,但怀有这一想法的人,无疑是曲解了职称新政策。新政策的意图是引导教师走出论文“假大空”的误区,让乡村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作为乡村教师,应该首重教育实践。

    长期以来,教师论文在职称评审中具有“一票否决权”,不少教师在乡村工作几十年,因为独缺论文而被挡在职称“门”外,由此影响了工资待遇,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其实,当下为评职称缺论文而“发愁”的,不只是乡村教师。不少教师仍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写”论文,而轻视实践,忽视育人。这不仅扭曲了这一职称评审条件的本意,而且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怪现象”:有的不惜血本买版面;有的千方百计与编辑“套近乎”;有的因为平时疏于学习和积累,临到用时被逼“走捷径”,或从网上下载甚至抄袭,更有甚者不惜花重金请“枪手”。这种不接地气的“论文”,既浪费教师生命,又无益于教育教学,如此得来的“职称”,既抹黑自己,也危害学生,败坏了教师形象。

    我们会看到,不少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依旧习惯于照搬照抄,工作中缺少创造性,也缺少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此有人戏说,当下教师和学生的最大区别是“教师手上有答案,学生手头没有答案”,这话尽管偏颇,却反映出部分教师教育实践水平低下,缺乏文本解读和课堂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

    因此,对许多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写论文,而是提升实践能力和育人水平。要鼓励他们躬身教育实践,把课堂教学当成教书育人的理想王国。这是乡村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是乡村教师的生存之本和立足之基。他们的价值与专业能力,应更多地体现在备课中、课堂上,体现在作业布置和批改上、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中,体现在“教、研、训”的积极参与中……

    同时,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既是培养乡村建设后备人才的需要,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乡村教师的素养,决定着乡村的未来。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除了要从工资待遇、周转房建设、编制倾斜等方面给乡村教师更多“实惠”,更要以职称评审为杠杆,从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的高度,强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引领。在淡化论文因素的同时,健全职称评定和聘后管理,听取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政策导向培养适合乡村教育发展需要的乡村教师。

    具体来说,要在正视城乡教师素质差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升乡村教师的实践能力。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学校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逐渐萎缩,原本稀少的优秀乡村教师也有流失趋势,同时也派生出许多新的乡村教育问题。对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向乡村学校倾斜职称评审指标,单独设立并放宽岗位比例,引领更多乡村教师通过培训、读书、听课、反思跟进等途径,改善并提升实践能力,真正获得具有“含金量”的职称;又要以职称为杠杆,鼓励并撬动更多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从教,既让他们分享职称红利,又以他们为“领头羊”,与乡村教师结对帮扶,帮助乡村教师磨课、磨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进而增强乡村学校的“造血功能”。

    另外,随着新的职称评聘办法落地,加强职称聘后管理已刻不容缓。过去,教师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像进了“保险箱”,无论干与不干、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究其原因,就是监管乏力,聘后管理弱化。为了引导教师时刻绷紧实践之弦,发挥职称评聘正能量,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章立制,加强乡村教师职称聘后的管理,引导学校建立“回头看”的定期考核制度;建立教师职称能升、能降、能进、能出以及能者上、庸者下的“退出机制”,这样才能使职称评聘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利器。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市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