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孩子们,去读整本书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构建“读整本书”课程
□ 李怀源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读书尤其是读整本书的传统。

    1941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此后,叶圣陶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又做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黄初在20世纪80年代已注意到叶圣陶“读整本书”的思想,并专门以此为题作学术报告,提出“读整本书”的命题。如今,《语文课程标准》中同样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现实是,“读整本的书”虽然引起一些学校足够的重视,却少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问题在哪里?没有时间、没有方法都是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学校,“读整本书”总被认为是一种“课外阅读”。其实,从叶圣陶的角度看,“读整本书”是“课内阅读”,并且要像精读一样进行详尽的讨论。在他眼中,“读整本书”的时间可以在“课外”,但是讨论和报告却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因为“读整本书”是“应用”。没有阅读指导的“课外阅读”,在叶圣陶看来是消遣性阅读,不在他所说的语文科的阅读范围内。

    在叶圣陶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我们还可以知道,他是把“精读”与“略读”目标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都有学分,有考核的办法。因此,“读整本书”在时间上是“课外阅读”,在指导上同样是“课内阅读”。“读整本书”是语文学科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选文”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读整本书”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读整本书”在阅读过程上与单篇短章的阅读没有本质的区别,既可以在课内阅读,也可以在课外阅读;既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

    如何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叶圣陶的想法,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将课外的整本书阅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读整本书”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的阅读量可以达到课标要求,甚至超过课标要求,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读整本书”就像是一座桥,让学生从教材出发,通过这座桥走向文化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继而进入人类文化的浩瀚大海。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建设“读整本书”课程,我们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读整本书”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研究,已经立项,并于日前在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开题论证。我作为该课题的主持人进行了开题报告,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崔峦等作为开题评审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就课题的定位与实施提出了建议。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读整本书’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是在国家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下,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以“整本书”为课程单位,以“读”为基本路径,在由多本书相互关联的整体课程结构下,按照一定的操作模型加以实施,依照能力目标的达成度不断调整的课程动态系统。本研究要建立一个适合小学阶段、融合多个学科的“读整本书”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读整本书”课程体系,包含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部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内容要精选,学科要整合,实施要简便,评估要全面,整个体系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搜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先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分学科阅读素养,以阅读素养为基础定位阅读能力,根据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确定需要读哪些书,如何读,如何评价。先建立分科的“读整本书”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逐步进行优化整合和调整。然后再整合成不分学科的“读整本书”课程体系,最后经过实践检验,再次优化整合。

    课程实施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框架,然后在学校进行实践,不断调整优化,最后得出符合小学生特点和阅读规律的课程体系。

    阅读是思考的过程,会阅读才会学习,“读整本书”课程会让教阅读和学阅读变为可能。因为多年研究“读整本书”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读整本书”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只有“读整本书”,才能为学生提供整体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成长,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