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尹后庆:在跨界中感知真实完整的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什么要跨界?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要让教育回归本源,因为回归本源的教育不能只让学生记住碎片化的知识,学习不能只了解单学科领域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回归本源还表现在,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认识,当学生理解了完整的世界,他们会发现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是有联系的。如今,许多学校的课程缺乏有效整合,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片面性知识,无法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需要跨界。

    另一方面,事物的本来面目与真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有联系的。工业化时代构建起来的学科体系相对完整,当时进行分科教学有助于人的学习。但是,我们不要单纯地认为教育本该如此。特别是在今天,应试教育带来了知识的碎片化,忽略了学科知识本身的联系。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连学科知识本身的体系都被碎片化了,更遑论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因此,世界本来的面目是什么样?今天的分科教学是不是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是不是有利于把真实完整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需要重新思考。

    还有,今天的课堂需要把现有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问题与问题的联系,情境中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往往是一个综合地带,这一地带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地方,是知识与知识碰撞的地方,是智慧迸发的地方。当学生的学习遇到问题时,他们的能力一定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某个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局限于一门学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界限。

    同时,我们提倡的跨界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这种目的、计划的动力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世界,需要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去创造,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设计与活动,去编织知识和能力的全新网络。所以,我们在构建“课程图谱”时,不是漂亮的课程越多越好,而是要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再衍生出课程的结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跨学科知识网络的建立,让学生感知真实完整的世界。

    就像音乐、美术与文学的结合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样,当它们彼此建立联系时,其实我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知会形成一种新的境界。我们强调,教师要从提升能力转向提升境界。因此,我们要让教师在跨界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开展更加充实的文化学习,让教师寻找跨界的乐趣。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