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多一些创造,少一些制造
□ 罗义安

    当下,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这是教育的幸事,更是学生的幸事。然而,有些学校的文化建设明显跑偏,过度追求眼球效应,过分重视物质文化,热衷于改造校园,添置文化景观——校园雕塑、文化墙等。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包装或“整容”。

    某地一所百年老校创建于清朝末年,学校文化建设别出心裁,投巨资将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物改造成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堪称学校文化建设的大手笔。学校负责人自豪地说,他们学校是整旧如旧,旧貌换旧颜。

    一所具有现代气息的学校,经过“整容”,变成百年前的模样,回到了清朝,古老而具有沧桑感,的确产生了轰动效应,参观者络绎不绝。然而,该校文化建设的大手笔令无数参观者自叹不如的同时,也饱受质疑:学校文化建设难道就是“整容”?甚至有人调侃道,如果把教学楼、办公楼拆掉,搭建一些草棚茅屋,是否更接近原始建筑的面貌,从而更有传统文化味道?

    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传承文化传统,要从古老的建筑中看到风景,发现灵魂,学其精髓,而不是只看到石头和沙子,学其皮毛。只有复古,没有创造,无异于东施效颦。

    美国《时代》周刊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现在什么都可以制造,但什么都不能创造。可以说,有些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没有创造,只是制造。制造常用的方式是“整容”,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在校园立一座雕塑,学校就有文化?建一堵文化墙,学校就有文化?把校园建筑物改造成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学校就有文化?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整容”,不可能通过外科手术速成。经过“整容”而速生的文化,只有内容,没有内涵;只有颜值,没有价值。那些不具有积极文化元素,而且破坏学校整体效果的文化景观,必定会速生速朽,大手笔也将成为败笔。

    归根到底,学校制造文化的泛滥,是畸形文化观作祟,把学校文化建设当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是玩文化,不是用文化人,用文育人。

    学校文化建设既要好看,更要耐看;既要养眼,更要养心。因此,对校园进行适度的包装或“整容”,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学校文化建设理解为仅是包装或“整容”,则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知半解或曲解。

    学校文化建设的看点和亮点,不仅是指校园里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够融入师生血液和骨髓的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够成为滋养学校和师生的精神营养,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文化建设之道也如此,希望学校文化建设少一些制造,多一些创造。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安陆市紫金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