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主编手记
我们仍然需要诗
□ 金 锐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是我们曾经的骄傲。然而,如今再说起这句话,多少会有些犹豫。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中国人,莫说写诗,便是能多读几首、多背几首的,也少了许多。诗,曾经中国文学的“宠儿”,现在竟逐渐成了“弃儿”。

    好在,诗依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锄禾日当午”“举头望明月”,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只是时日已久,有些遗忘、有些沉寂而已。诗就像一粒种子,早已根植在中国人的心中,只需一滴水、一点养分、一抹阳光,便会重新发芽,重新生长,重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为何要学诗?因为诗在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不仅是文学,更是一种精神品格;汉魏晋时期,诗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涉及社会、情感、人生、山水等各个方面;到了隋唐,格律诗逐渐成熟,唐朝更是“以诗取士”,诗成了由寒门到贵族的“敲门砖”;宋以后,词、曲、剧等脱胎于诗的韵文蓬勃发展,共同汇成中国诗歌这一片汪洋大海。

    诗在古典文学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文学以外,诗更是承载着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历史,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和审美的诉求。如果不学诗,我们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文字的内涵;如果不学诗,我们就难以体味那种幽微、含蓄、蕴藉的美感;如果不学诗,我们就难以与祖先沟通,分享他们的人生与阅历;如果不学诗,我们就难以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更何谈推广与弘扬?

    不知何时,我们的教育少了许多“诗味”——虽然我们还会在课本中看到诗,但学诗的目的仅是为了应试,学诗的方法也与常规的课文解读无异。诗竟然成了包袱,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学,甚至连“死记硬背”也做不到。

    会写诗的教师渐渐凋零,愿讲诗的教师也越来越少。我十分理解这种现状,毕竟许多教师从小没有接触过诗词教育,偶尔有些会写诗的教师也没有开设诗词课的条件和动力。然而,教师不懂诗、不讲诗,学生就真的要从这一片诗的“宝山”中空手而归了。

    教师未必要有多么精湛的诗词技艺,只要懂得一些基本规则,拥有一种审美情趣,就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诗的窗。打开这扇窗,外面便是诗的世界,他们读诗、写诗——每至一处风景便如故地重游,每见一位古人便如至交好友,每读一段历史便如亲逢其会,每生一段情愫便如感同身受。

    《文化》周刊一直在推动教师读诗、写诗、教诗,开设“诗苑”栏目,刊发教师诗作。这是一个诗的平台,让“教师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让原本孤独的旅行有了同行者的陪伴。诗不应该是晦涩的、孤独的、冰冷的、拒人千里之外的,而是一种风景,是一种相视不语便可会心一笑的情怀。只有教师有了诗的情怀,学生才会有诗的生活。

    是的,我们仍然需要诗。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