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师德考核要“动静结合”
□ 杨启锋

    师德考核是师德建设的“杠杆”,考核结果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当前,许多地方师德考核普遍采取的做法是领导评议和教师同行民主评议相结合,以量化分值作为唯一的考核结果。由于师德考核与教师评优树先、职称晋升相挂钩,一些教师在师德考核中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公关”,以谋取“高分”,表面上看师德考核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被功利所“绑架”和“污染”的师德考核容易在现实中走样、变形,即便有师德不端行为的教师,也能靠这种方式得到一个漂亮分数。这种不考虑教师师德实际表现而日渐沦为形式主义的考核方式,滋生了人情分、关系分的乱象。一些教师为得到师德考核的优秀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脉资源的优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私下里拉帮结派、投机取巧,师德考核演变成教师利益的博弈场。

    其结果是,在一些基层学校师德表现不好、教学质量平庸的教师,依靠这种方式稳坐师德考核的“钓鱼台”,甚至还能评优晋级。仅靠量化打分的考核方式与师德实际表现相脱节,让那些平时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教师流汗又流泪。看似“公平”的师德考核,好看却不中用。

    面对价值多元的教育生态,唯有建立客观、准确反映教师师德实际表现的动态考核机制,方可让老实人不吃亏,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活力,进而驱动师德考核在师德建设中发挥良好效应。

    一方面,考核内容要立体多元,考核方式丰富多样。把过程性教师实际师德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教师同行评议作为辅助内容。将教师平时工作中展现的师德行为明确分值计入考核结果,提高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对于在学生、家长中产生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廉洁从教等高尚行为给予“免检”,而在教学工作中一旦发现有师德不端行为发生,就给予“一票否决”,取消优秀等级,做到“动静结合”。

    另一方面,要用教学实绩“反射”师德考核。师德高尚的教师总是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往往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要让事实说话,用绩效丈量师德,将师德考核与教学实绩捆绑评价考核,切实让师德考核为教学服务,有效避免师德考核“假大空”现象,真正让虚张声势的“假师德”无地自容,“货真价实”的高尚师德“浑然天成”,进而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避免将师德考核变成一种功利性行为,切实发挥师德考核的精神激励作用,通过师德考核,让师德高尚的教师真正得到同行、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赞赏,成为全体教师净化心灵、提升职业道德的契机,让其变成师德建设“原生态”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在社会上树立起优秀教师乃至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

    总之,不断增进师德考核的科学性、发展性、过程性,让考核不再“纸上谈兵”,全方位筑牢师德建设的“千里之堤”,为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当师德规范内化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便会“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