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 本报记者 崔斌斌

    “科技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会使用科技的教师可能会取代不会使用科技的教师;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是善于利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可能会取代对此一无所知的教师。”近日,在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一场以“未来教师”为主题的高峰学术对话活动中,北师大教授余胜泉说。

    技术革新越来越快,而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工作形态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今天的教育和教师不让自己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就将活在过去。”余胜泉说,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要求教师从面向群体的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为精确了解学生个体需求后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路人。

    对此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表示赞同:“未来的教师不再是剪裁学生个性的‘园丁’,而是促进学生各具特色的发展,像‘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教师要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帮助每个孩子发现他们的天赋与激情,并把天赋、激情与努力转变成对别人有帮助、有价值的事业。”

    赵勇还认为,教师群体自身必须要多元化,教师要回归到人,而不再是传递知识的机器,教师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教学本身,而是从多角度助力学生的发展。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余胜泉认为,人与机器的结合是未来教师工作的新形态,教师应该利用外部工具或者人工智能发展自身智慧。

    据悉,目前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正在北京市通州区进行大数据支持区域性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全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学科优势的发现与增强、学习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在减轻教师繁重且重复工作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比如,用机器自动批改作业取代部分人工批改作业,通过收集分析个人和群体的大数据,实现精准的教育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教学管理。

    当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担忧的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教师会取代人类教师吗?面对这样的疑问,赵勇认为,在短期内人工智能肯定取代不了人类,人类的任务是发现问题,而人工智能是解决问题,人工智能可以预测普遍性但无法预测特殊性。

    余胜泉同样认为,未来科技将服务于教师。教师将基于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在线上、线下数据的引导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呈现陪伴、监督、管理、督促相结合的工作形态。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