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新中国幼儿教育的拓荒者
□ 顾明远

    卢乐山先生是新中国幼儿教育的拓荒者。她出身教育世家,祖父卢靖和外祖父严修都是近代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天津等地留下了许多学校、图书馆等教育机构。其中佼佼者天津南开中学、木斋中学经历近百年,至今仍弦歌不辍、泽被后人,是近代教育转型发展历史上活的见证。

    受祖辈的影响,卢先生把自己的根扎在教育领域,把自己的魂安放在学校和学生中间,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幼儿教育和儿童事业。一百年的坚持,一百年的风雨历程。

    卢先生曾经办过多所幼儿园,做过多年幼儿园教师,也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带过研究生,她的可贵之处是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重视实践的探索和积累,以既要有理论水平又要能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来要求自己和培养身边的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她长期担任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教研组主任,但从来不脱离幼儿园,坚持任何理论的探索都要与实践相结合。20世纪下半叶,卢先生带领教研组教师做了许多课题和实验,同时又不断把教研室的教师送到专业院系培训和学习理论知识。她在理论上有许多的建树,在引领实践中先人一步,这种“多下园”的传统,至今仍具有指导和引领意义。

    卢先生在学术研究中体现了极为完整的体系和极其宏大的视野。主编《幼儿教育工作指南》,致力于儿童游戏研究,开创性地重新介绍和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她接着研究更长时段的家庭教育,也关心0-3岁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以期完整地推动幼儿教育研究。她的学术视野是极其宏大而通达的,她早年留学加拿大又学习苏联,但从不盲目迷信或者排斥,总是辩证理性地看待两者的优劣,以期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她重视当下前沿又不忽视历史智慧,晚年还执着于张雪门行为课程的推介和研究。我至今犹记得六七年前,中国教育学会召开“蒙台梭利与中国文化之融合”的教育论坛,已经90多岁高龄的卢先生兴致勃勃地前来人民大会堂参加,指出蒙台梭利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融合,但前提是要把握蒙台梭利的精神和实质,用发展的而非静止的眼光看待蒙台梭利教育,在不偏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创造性,这种宏大通达的学术视野,当是大师成长的必备基础。

    卢先生作为解放初期留学归国人士,放弃当时国外优越的条件,投身祖国搞建设,这是多么强烈的一种爱国心。卢先生长期参加许多社会活动,数十年义务为我国儿童妇女事业奔走呼吁、至今不息。她晚年为儿童事业和各种慈善事业做捐赠,乐此不疲但不让外人知。她淡泊名利,却对晚辈无微不至,关爱有加。

    我们永远感激恩师,并祝先生百岁华诞生日快乐,永远青春,健康长寿!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