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循环日记,让学生不怕写作文
□ 蒋静娴

    如何打破学生怕写作文的困境,打通习作教与学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所谓“自由地表达”,一定是“自己的表达”,一定是源于“自己真实触动的表达”“有感而发的表达”“有话可说的表达”。这就意味着“教”的解放,“学”的自由,自然而然,表达才能自由。

    对于“有创新地表达”,在我看来,习作中的“创新”源自于创作本身的灵感。这种灵感一则来源于日常的积累,二则源自于某种程度的点拨,三则意味着不经意间的触动,而这一切都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说到底一定是从“自己”出发的。

    从某种意义而言,“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意味着习作教学应该少一些“套路”,少一些“灌输”,少一些“被动启发”,少一些投“机”取“巧”,还原习作课堂上儿童的自我意识,把更多习作的“教”转变成儿童自我语言的生长习得,这样自然而然就多了一些儿童的味道。

    我试图寻找一个支点来撬动这样一场“习作革命”,为此尝试过许多方法,我发现“循环日记”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从“真的很假”到“假的真实”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往往事与愿违——比喻拟人、铺陈排比、成语接龙、巧妙过渡……在一些花哨的辞藻堆砌中,过多的技法渗透,让作文失去了本真,失去了童言固有的“无忌”。

    那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可能是写日记。为什么是“可能”,而不是确切的“肯定”?因为从真实的心理而言,日记中的“秘密”不一定能够完完整整地倾诉内心世界,但不可否认,如果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儿童身临其境的事情,他们的文字表述至少不会“假得很离谱”,至少能够触及儿童的真实情感,能够实现在生活情境中的自我认同和直观表达。

    从“天花乱坠”到“只取一瓢”

    真正把日记搬进课堂,成为习作教学的主要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很难聚焦习作教学的“训练点”。因为各执一词的课堂展示和群像共展的生活情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每个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表达之中,每个人的逐个点评也增添了“教”的压力。

    而“循环日记”(让学生轮流在一个笔记本上写日记)的出现,从一个人的表达延伸为一个小组的智慧,拓展为一个群体的共识。从发散式的语言表达,慢慢聚焦为共同的“热点”“疑点”“议点”,这样的习作教学慢慢把儿童推到了课堂的正中央,让每个儿童感受表达的规则与智慧,形成一种共享的生成与习得模式,促进每个学生对习作中事件、情感、态度价值的理解。或许最终形成的只是一篇或几篇写作成果,但这样的成果给予学生的养料却是数倍于以往的教学。

    从“无米之炊”到“众人拾柴”

    “循环日记”有聚焦点,当然其本质的追求不在于引导每一个人“说共同的话”,它有“逆向思维”,有自己的“曲折迂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相互撑扶,让原本的毫无头绪、模棱两可、畏首畏尾,慢慢地形成共同的语境,再现各自的情境,演绎彼此的精彩。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从“无米之炊”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过程,每个学生在玩味语言的同时也尝试模仿,尤其是对于习作“困难户”,他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就是一种真实成长。

    “循环日记”让每个学生找到了共有的语境,让课堂不再是教师自己的“表演”。教师要做的就是“鼓掌”,在鼓掌的同时,阐述你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帮助他们提炼属于自己的语言密码。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