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性目标,还是生成性目标(一)
□本期主持 孙和保

    “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出,其要义在于强调教学的育人功能。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直接将之当作教学目标,比如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对此,有观点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生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文本的,也不是指作者的,而是让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涵养、丰富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不断优化提升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究竟是不是单一的教学目标?究竟是学习性目标,还是生成性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因学科而异

    近两年时间里,我听了数百位各科教师的课。不同的学科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处理大相径庭。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用一套标准衡量和评价所有学科的教学。

    对于理科教师而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是教师必须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魅力,展示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内心的科学之火被点燃了,他们就会主动地探寻科学知识,并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文科教师而言,让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情商,非常重要。一个材料题,有的学生觉得无话可说,而有的学生却觉得答题空白处不够用。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出学生表达的渴望,学生就能出口成章。

    对于外语、计算机等工具类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实践应用知识、丰富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当然,无论哪一个学科,有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相同的。例如,爱国的情感,文理科都是相通的。但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的确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重视,绝不可人为混淆。

    (山东省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姜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体是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教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大多数教师都试图实现这个目标。课前教师们精心备课,精选一些案例、故事等,准备在课堂打动学生。课堂上,教师酝酿情绪,时而慷慨陈词,激昂澎湃,时而潸然泪下,痛哭流涕。学生刚被带入了一种情感,教师又摇身一变,换成了另外一种情感。次数多了,学生见怪不怪,自己的情感不再随着教师变化,课堂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却不关心学生的感受,沉浸在自己完美表演的喜悦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把所有情感在课堂上演示了一遍,体验了一遍,不代表实现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讲授、演示、板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升华本节课所应该实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实现与否,不容易量化,也不容易评价。但许多教师为了在优质课、公开课上展示这个目标,用眼泪换眼泪,用自己的眼泪带动全班学生流泪。这看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其实并不一定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提高。

    学生的成长是缓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实现更需要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呵护。这个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提升的是学生品德、灵魂,绝不是学生的眼泪和几句告白。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中学 沈难敌)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