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
“学”接“地”气 “行”有底气
□ 郭珲峰 袁莉莉

    研学旅行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相传,孔子曾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14年,以此增进弟子学识。近年来,研学旅行兴起但效果并非尽如人意。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借助当地农业特色,通过打造精品基地、设计精品线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研学旅行实效,让学生“研”而有物、“行”有所获。

    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研学基地

    杨凌示范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以“农科城”著称于世。杨凌示范区紧紧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和地域特色,开发建设农业研学旅行项目,并将研学旅行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老师,这是什么植物?”“那是什么花?”“这种花我认得……”一群来自陕西汉中的学生在植物专家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游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5个专业博物馆和多种资源圃组成,收藏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实物)和农史典藏,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

    杨凌区教育局、旅游局积极指导博览园在服务教学、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研学的契机和平台。短短几年,越来越多的大中小研学团队、社会夏令营团队、旅行社纷纷向博览园征询行程方案,开展相关合作。该园也成为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杨凌示范区旅游局承办的“探索植物、体验农耕”现代农业夏令营重点推荐项目。

    在这里,研学者通过博览园参观学习,完成“我的植物日记”、植物标本采集、创意树叶贴画、捕捉蝴蝶、创意生态标本、DIY艺术蝴蝶、蝴蝶微饲养等系列体验项目,跟着专家教授识花认树“涨”知识,近距离走进昆虫世界,了解动植物奥秘。

    来自蒲城县的小学生樊艺洋在日记中写道:“走进博览园的研学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让我感受到植物的奇妙和美丽,激起了我对自然科学探索的强烈欲望。”

    设计一条学习提升的精品线路

    “出发喽,今天去看蝴蝶!”“听说今天还要制作植物标本呢,好棒耶!” “昨天咱们讨论的植物你都记下来了吧,马上要进行辨认大赛了”……大巴车上,学生们兴奋地交谈着,对即将开启的研学之旅充满期待。

    研学旅行是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专家点评、集体生活、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行要取得实效,必须站在理论、全局、科学的高度,对本区域、本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科学安排和大胆探索,从中发现并提炼出主题和精品线路。

    杨凌示范区在组织2016现代农业夏令营时,精心为中小学生设计了一条以“探索植物·体验农耕”为主题的精品线路,该线路由农耕旅“游”、植物教“学”、“劳”动体验、辨识大“会”、拓展训练五部分组成:

    农耕旅“游”,即参观两个以现代农业为主、集农业科研与教学实践为一体的4A级景区,两个以林业教学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游走中了解绿植、感悟文明。

    植物教“学”,即参加四场由著名农业、林业领域权威专家现场执教的公开课,由专家带领学生走进绿色的奇趣世界,认识、观察植物,并以游戏的方式巩固训练,加以强化。

    “劳”动体验,即亲身参与一次植物标本制作活动,理论知识与手工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

    辨识大“会”,即参与一场以“植物辨识——我最行”为主题的植物辨识大会,达到学知识、长见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训“练”,即走进中科院、水利部旱区修复重点实验室实地观看人工降雨全过程,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感受高科技的神秘;走进现代“新概念”养殖基地,通过实地观看牛“听音乐、健身运动、吃熟食、喝啤酒”等,实地了解“新概念”饲养方法;走进一个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养殖的农作物种植基地,观看杨凌天和菌业的食用菌生长全过程,认知农作物生长环境及生长特点;参加文艺汇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

    精心设计的游学路线,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来自陕北的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一座小城市有着如此多的内涵与丰富,除了惊讶就是惊叹。”

    靖边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李欣则说:“全程学习体验下来,既长知识又展风采……”

    为期一周的时间,学员们通过“游、学、劳、赛”四个环节,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促进了他们在实际场景中锻炼成长,在活动中交流提升,“这是一条优质的研学旅行线路体现出来的重要教育价值。”留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郑文婷如此总结。

    形成一项协同保障的系统机制

    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对象一般为中小学生,其管理存在较大难度,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非常重要。以2016现代农业夏令营为例,参与县区52个,参与营员600余人,最小的年仅7岁,每个县区3名辅导员,总计近800人参与。如此庞大的队伍,对组织者提出了严峻考验。

    为此,杨凌示范区成立了由教育、交通、旅游、公安、卫生、科协等部门组建的领导小组,并将“安全第一”作为活动的核心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夏令营活动有序开展。

    杨凌区教育局作为活动的承办单位,在活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制定详细的活动总体方案;制作工作流程表;召开多次研讨会,确定安保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升级改造基地硬件配套设施……

    区食药监局制定《“探索植物·体验农耕”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方案》,组织执法人员对负责餐饮接待的学校及周边进行全面检查,并与接待单位签订重点活动保障承诺书。活动期间,食药监局派出执法人员蹲点基地进行全程监督,切实保障活动期间餐饮食品安全。

    为确保交通安全,夏令营活动前夕,区交通局联合公安交警对30余辆大巴车提前做好安全检查和审验,对司机进行培训,对线路进行勘查。活动期间,区交通局每条线路每天安排2名安全员随行,所有车辆严格按照规定线路行进,确保交通安全。

    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面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了活动期间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夏令营活动顺利进行。而这种协同保障机制的建立,也为研学旅行大规模开展提供了保障。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如何评价研学旅行项目?如何评价学生研学效果?如何让研学旅行活动真正有所收获?换言之,研学旅行的主题是否鲜明、选点是否契合主题等,都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

    杨凌示范区在实施“探索植物·体验农耕”研学旅行项目时,对学生研学旅行效果评价采用了以赛代考形式,通过举办一场以“植物辨识——我最行”为主题的植物辨识大会,达到学知识、长见识的目的。

    正是通过前期农耕旅“游”、植物教“学”、“劳”动体验游学活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和积累,植物辨识大赛首先由来自全省52个县区的参赛队对前期学习成果进行小组评赛。通过小组赛,学生不仅对游学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激发了再学习、再比拼的兴趣。总决赛则以学生游学过程中接触的植物为“题库”,采用集体必答题、个人必答题、抢答题、附加题等竞赛方式进行。通过竞赛,全体队员充分展示了在前期研学中植物辨识方面丰富的游学知识,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成长,增强了协作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而且检验了“探索植物·体验农耕”项目的研学效果,扩大了杨凌现代农业传播力和影响力。

    杨凌区教育局局长张少文在大赛总结会上评价:植物辨认大赛能够让营员能够将夏令营中学到的植物辨识知识灵活运用到比赛中,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以赛促评的方式让研学旅行的成效更好地凸现出来,这也是杨凌区研学旅行的成功探索。

    (作者单位分别系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教研室、咸阳市武功县代家学区牛寨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