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用知行合一涵养教师德性
□ 本报记者 康 丽

    什么是有效的师德建设?教师如何做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用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否能完成师德的有效转化与提升?6月17日,由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主办,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协办的“中国教师·敬德会讲”本年度第二次会讲在敬德书院举行,众多与会者围绕“知行合一与教师德性”主题展开讨论。

    一提起教师德性,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师德,进而想到的是各种宣讲和报告,对此,常年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的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迟希新有不同看法:“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典型事迹,但师德是否可以交流?是否强调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教师的师德境界就能得到提升?如果师德建设也是用一种强势灌输的模式,还会有效吗?”

    迟希新特别展示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教师拿着《思想品德》讲得很有劲,但下面的听众却似乎昏昏欲睡。“认识的转变是师德建设的前提,师德培训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但不一定能出效果,如何不让师德培训变为说教?这可能是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经历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师德不是讲大道理,不能变成抽象的灌输,这是我们一定要考虑的道德实践转化的问题。”迟希新说。

    为此,迟希新特别强调,不要期待一次讲座、一次宣讲就能解决师德问题,“这个转化一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教师认同和接纳,变成自己心里坚守的东西,这个过程绝对不仅仅是认知的改变,还有情感的发生与体验”。

    如何完成这个转化,与会者不约而同提到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任宝菊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进行了重点阐释,在她看来,知行合一正是涵养教师德性的理念和途径。

    “教师不仅要有德性,还要将其转化为一种德行,良好的德性不仅仅是融于内心,更是外在行为的显现,在不断的实践中,这种德性会品格化、气质化。”海淀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如此解释她眼中的知行合一,在她看来,教师的德性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反思过程中不断进行提升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认知,而是一种道德行为,这才是优秀传统文化最为精髓的部分。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不断地陶冶、修炼、修养师德,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内在机制,就像文化一样深入到骨髓中,进入到血液里,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而知行合一思想为此提供了许多智慧和方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处调研员赵建军说。

    教师如何践行“知行合一”,落脚点当然是在教书育人中。会讲的展示环节,北大附小语文教学主任贾宁谈起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尤其是“与中国古典诗词相遇”课程,眼睛里充满的是为人师者的自信与感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方面的,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是最让我心动的。我想,这种影响是隐性的,会慢慢滋润孩子的生命。”在贾宁看来,知行合一与教师德性最大的连接点就是爱——师生之间的爱。

    “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不仅仅是为学生付出,更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对于真正的教师来说,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追逐太阳的人,他们把向上的精神、博大的胸怀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一生幸福。”北大附小校长尹超说。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