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跳出数学的“盒子”
□崔晨鹏

    记得刚入职的那天,学校分配我去教小学一年级,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怎么说自己也是个数学硕士,还是个男硕士。去教一年级,心里有一堆的不愿意。带着复杂的心情,我来到一年级,成了一名包班教师。

    第一次参加教学培训,学部领导说我们实行的是跨学科主题课程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一样,要进行学科融合。看着这段话,其中每一个词我都认识,但没有引起任何内心共鸣,我不理解什么是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

    我上的第一节数学课,是一节认识图形的课。这节课上得特别顺利,孩子们很快按照我的教学计划完成了学习,认识了几种平面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教学秩序也不错,除了提问几乎没孩子说话。洋洋得意的我早把跨学科主题课程抛在了脑后。

    下课了,我问搭班的教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她对我说:“我感觉有些孩子对这部分知识已经理解了,但没有感受到孩子们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真的吗?我找来几个孩子询问,果然许多孩子表示,这部分知识在幼儿园就学过了。

    可是,怎样让孩子在课堂进行深层次思维活动?

    带着好奇,我走进同事的班级,发现孩子们正拿着酸奶管和纸黏土做着什么,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在给动物搭房子呢。”一个孩子说。旁边另一个孩子说:“哎,我的房子怎么这么容易塌啊?是没粘牢吧?”“不对,是底面图形有问题。”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原来跨学科主题课程下的数学课是这样的,把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直观,这个活动真好。我找来学具,赶紧回去备课,第二天上课我也让孩子们尝试搭房子,很快他们就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开心地告诉我:“老师,你给的任务我们完成了!”“你们就没有什么问题问我吗?”我说。孩子们都一脸不解。

    怎么我这节课与昨天看到的同事的课堂不同呢?我的课看起来更像是一节手工课,班里也缺少了孩子们质疑的声音和激烈的讨论。

    带着疑问,我再一次走进同事的班级。这天,她们班正在讨论蜜蜂与蜘蛛的家,蜜蜂的蜂巢为什么是六边形,蜘蛛网中心到底是什么图形,等等。这是一节科学课,却以《动物的家》为主题。下一节语文课是共读绘本《地下100层的房子》,同样是以《动物的家》为主题。我这才发现,原来《动物的家》不是单纯的一节课,而是一个跨学科主题下的学习。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魅力。

    在那一周例行的年级反思会上,同事们告诉我,在课堂上进行活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把儿童的生活纳入课堂,让孩子们无意识地进行体验学习,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这时候,我们不再是各自为营的数学教师、语文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而是一个协同进取的团队,所有学科教师在一个主题之下,以学生为课程中心,根据主题化、生活化、游戏化的原则,制定适合孩子进一步发展的课程。

    听了这些,我似乎开窍了。在感受到跨学科主题教学魅力的同时,我也感受到这样的课程对我的挑战。

    数学课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应该是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与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打交道,我们要寻找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怎么找呢?我发现,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运用同一个工具——绘本。绘本教学优势很明显,但让我一个小伙子给孩子们讲故事,总觉得抹不开面子。

    内心的不情愿直接反映到讲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平铺直叙,索然无味,别说让孩子融入情境了。让我感激的是,团队的教师们宽容地允许我慢慢成长。为了帮助我真正放得开,每次和孩子一起练习自编操或舞蹈,他们都推着我站在前面跳。不跳不好意思啊,孩子们水灵灵的眼睛看着我呢。于是,我这个四肢不太协调的数学男教师,也跟着孩子们一起跳了起来。你别说,后来跳得还真不赖。就这样,我也像孩子们一样慢慢地释放自己,与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再后来,就不觉得讲绘本故事难为情了,我讲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课程推进中,我逐渐发现自身的潜能,有了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情感、儿童的思维,能真正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了。

    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我发现孩子们小脑瓜中的问号越来越多,在课堂上和我进行各种讨论,经常自发研究一些小课题,有成果的就办一场讲座,甚至全年级巡回演讲,还有学生成立了面向全年级开放的组织,这让我非常开心,因为跨学科主题课程就是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让他们随时都有质疑的精神,能够推动自己去探究。今天的我不仅是数学教师,我们的团队也不再是所谓的数学备课组,我们跳出原有的数学“盒子”,与孩子们在课程中一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