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无部落,不学习
□ 戴维维

    推荐理由

    当“共同体”“共同学习”等概念不断冲击传统的学习模式时,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突破,获得重生,是许多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敢为人先,把传统的学习小组升级改造为“部落共同体”,同是一种学习组织,当部落独有的文化、机制引进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各个方面,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厦门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厦门五中)1906年建校,是厦门一所百年老校。在办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曾经走过下坡路。2008年,学校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显著。2013年,学校转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领导开始思考如何继续推进改革。于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全新概念、全新平台——部落共同体应运而生,并渐入佳境。

    让习惯在部落中“萌芽”

    走进厦门五中,你会看到每个班级门口有一棵部落好习惯目标树,上面贴满了树叶形状的便利贴,每个孩子在上面都写下了自己要养成的好习惯。在走廊的一端,有一张有趣的积分榜,标题是“保卫习惯,部落大作战”,学生在不同的习惯比赛中可以获得金、银、木不同等级的“萝卜”作为奖励。在二年级的教室外墙上悬挂着每个部落的合影,班牌上刻着每个部落动听的名字。随处可见的部落文化,渗透在低年级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孩子心中种下了“部落”的种子。

    丰富多彩的部落文化好像是给部落共同体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但更重要的是要注入灵魂。众所周知,低年级学生教育重在习惯养成。因此,要充分利用部落共同体的优势,为学生的习惯养成服务。

    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学会保持个人卫生和整理物品是最大的挑战,以往都是教师提醒、检查,亲自上阵,一项常规检查下来要花费不少时间。自从部落共同体组建后,每个部落成员都认领了自己的任务,有的负责卫生、有的负责抽屉、有的负责桌面……每节课一结束,大家各司其职。负责桌面的学生立刻提醒其他成员要及时整理桌面,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负责卫生的学生会先检查一下本部落的地面卫生情况,让不合格的同学及时打扫;排队时有不遵守纪律的同学,部落长便会及时制止;值日时部落长负责分配劳动任务和检查完成情况……

    同时,每个班级又是一个大部落,班主任就是部落长。每月进行一个主题的习惯大PK。通过大部落的比赛,进一步督促小部落的成长。

    部落共同体的组建让繁重的习惯养成迎刃而解,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另一方面调动起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满足低年级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又相互监督,弥补了自制力的不足,让孩子们忙在其中、乐在其中。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学校找到了一条适合低年级学生发展的习惯“萌芽”之路。

    让部落深入学生“骨髓”

    依靠部落的力量,低年级学生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初尝胜果。而到了中年级,部落共同体是什么样态,要如何操作?不同的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年级,教师也会进行微调。如何寻找适合学生在部落保持前行的动力呢?小学部三(1)班班主任林子发现,在课堂上,游戏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将他们带到具体的情境中。何不引用游戏的概念让他们在“玩”中自愿、积极地参与部落活动,达到教师轻松、学生快乐的目的。

    林子从《三字经》《弟子规》中获得启发,给部落小组分别起了:礼义、仁爱、善行、爱知、忠孝、静思等颇具深意但又好记的名字。然后,给学生准备了一张申请表,用自选部落长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自由”,学生也要为这个“自由”付出“代价”,要共同遵守部落的约法三章:纪律第一、合作第一、奉献第一。在这个约束下,学生既兴奋自己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落长,又能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组建部落,一举两得。

    林子还将“工作招聘”融入到部落实践中,部落成员要给部落加分不断强大自己,在接受班级“工作”时,做得认真的加“工资”,不认真的就扣“工资”,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新鲜、有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兴趣是必备因素,但是有兴趣不代表会坚持。学生年龄小,专注度不够,怎么办?她想出了“英雄榜”“财富榜”“劳模榜”的形式,让部落成员的每次劳动成果都榜上有名,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在部落里,每个孩子都要认领“工作”,并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但有了“工资”怎么办呢?“工资”是用来消费的,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于是,林子又开设了“班级超市”,每周一和周五让学生去“消费”,挑选自己心仪的礼物。“工资”花完了怎么办?还要继续努力“工作”。就这样,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了部落共同体的建设。

    “想让孩子们配合,首先要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了解他们的喜好和痛点,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个主题方案,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知识、习得能力、丰富情感、懂得感恩。”谈起自己的治班秘籍,林子难掩兴奋。

    从部落走向教育

    像林子这样有自己“行之有效”的部落实施方案的教师还有许多。许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在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能力;在寻求家长支持、获得家长认可的过程中,帮助家长提高了教育水平。在厦门五中,许多教师为了更好地推进部落共同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申报了市、区、校各级以“部落共同体”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四年级语文教师陈立苹就是其中一位。

    2016年,作为指导教师的陈立苹接手了由新入校学生和新班主任组建的班级,如何让新班主任快速掌握工作方法?如何让新生、新生家长快速结束“观望期”进入“赞许期”?如何让班级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教学?陈立苹在不断追问、思考的同时也展开了行动,她借助课题研究实现班级部落的崛起。经过几次努力,《部落共同体在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运用的研究》获得立项,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德育工作,无时无刻不渗透、利用部落共同体的理念和机制,让新班主任在较短的时间内崭露头角,获得学校、同事、学生、家长的好评。

    在陈立苹的语文课上,总能听到部落里讨论的声音,“我不同意”“请说出你的理由”“你这样说会更好”“我们一起帮你补充完整”……在部落里你会感受到学生的思维、语言、品德得到了锻炼;课后,学生在部落QQ群里“晒”作业、比书写、赛质量,这样的你追我赶,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学生在习作中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利用部落共同体,能很好地落实这一要求。课堂上,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后,选择部落里最想交换分享的同学,并填写“部落作文鉴赏单”。在这份鉴赏单里,学生阅读他人的作文后记录下“这篇作文写了 ____”,接着列举文章三个优点、提出三个建议。最后,作者对鉴赏同学的批改意见做记录。学生在部落内完成作文鉴赏后,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内容、批改内容、回复内容作一次整体的评价,全面把握学生的习作水平。

    这是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如在交换作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对谁来批改、怎么批改、书写要工整等都提出了要求,并会进行“单独交涉”。让人欣喜的是,许多学生在互相鉴赏作文过程中,端正了书写态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在交换作文本的时候,会双手奉上;在回复他人意见的时候,会写“谢谢你的建议,我会改正”。而在这个过程中,最考验的是部落的学科领袖。学科领袖要关注部落里作文本的交换情况;要督促部落成员每一单元的习作要与不同的同学交换;要照顾个别不想交换的同学;要时刻关注鉴赏过程中的氛围;还要督促同学们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收齐部落同学的鉴赏单和作文本。而学科领袖还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陈立苹的心里,欣喜的是除了学生的适应、家长的认可、成绩的提高外,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得到了提升,协作互助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部落共同体的影响、浸染下,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正如厦门五中校长詹功祚代表厦门市在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基础教育推进会上所说,“厦门五中的部落共同体,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共同成长的温馨家园,增强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更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创设了一个载体”。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

    专家点评·“部落共同体”重塑学校文化

    □ 段艳霞

    纵观今天的教育改革,在教育政策发展、学校重建、课堂变革、学习理论研究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内,建立各种各样的共同体,已经成为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追求。

    厦门五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学校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点,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当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社会连接方式发生了转变,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传统学校教学和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不再简单地关注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强调参与者的参与以及知识的主动建构。在不断推进学校改革的过程中,厦门五中以“部落共同体”构建学校文化,对构筑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提高建设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部落”原意上是指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的集体,有共同的部落名称、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因而,厦门五中的“部落共同体”是指因共同的学习和精神成长需要而连接在一起的团队或组织。这样的“部落共同体”带给我们以下两点思考:

    首先,“部落共同体”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之间合作与共生的生态关系,努力改变过去学校中由于竞争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冷漠。在“部落共同体”里,生与生、师与生基于共同的学习需求而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个“部落”,有自己的“部落”名称、有共同的活动,进而慢慢形成独特的“部落共同体”文化。这种“部落共同体”文化不仅在悄然影响着学生和教师,也影响着家长。学校、家庭、社会因学习与成长而连接在一起,形成“家校社共同体”,营造适合亲师生、共成长的学习环境。

    其次,“部落共同体”致力于培养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通过“部落共同体”的建构,将权威的、官僚的学校文化转变成为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学校文化,将一种依赖于规则而强制执行的学校运作转变为一种依赖于规范的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校运作,形成学习者自我驱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而学校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归属于这个集体的感觉,即共同体意识。

    然而,“共同体”不是一个已经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因此,厦门五中的“部落共同体”的探索之路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开创一个真正的共同体空间。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