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为了增长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江苏省无锡市南丰小学开发了“印象·无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的足迹遍布无锡各地的同时,也从“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将家乡文化浸润于心中。
印象无锡
——江苏省无锡市南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解读
□ 本报记者 金 锐

    江南四月,樱花烂漫,江苏省无锡市著名的“樱花王国”鼋头渚景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观赏、拍摄,与景区游客交谈,还时不时用笔记录着什么。这些客人是无锡市南丰小学的学生,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游,而是南丰小学“印象·无锡”课程的一部分。

    南丰小学校长方晓明告诉记者,为了增强学生对无锡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整合了一系列课程,开发出“印象·无锡”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包括‘行走中的无锡’‘舌尖上的无锡’‘心田里的无锡’三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眼、耳、舌、口、手等器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课程学习中,增长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方晓明介绍。

    行走中的无锡: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景

    课程的第一步是视觉感知。负责课程开发的学校副教导主任杨晓娜介绍,学校最初开展“文化美景进课堂”活动时,会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给全校学生播放无锡风景名胜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无锡的人文和风景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随着视频资源的不断积累,学生纷纷表示“想去实地看一看”。外出游学的基础已经成熟,杨晓娜决定带学生出去转一转,她选择的第一站是南长街。

    南长街是无锡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历史悠久的“小桥流水、江南人家”风貌,也融入了许多现代时尚元素。“一座‘清明桥’飞驾在运河之上,连接着‘南长街’和‘南下塘’,一边是繁华的商业街区,一边是保留传统的文化特色。”杨晓娜介绍,“选择这里作为游学的第一站,就是想让学生对比现代和传统,也认识一下原汁原味的‘老无锡’文化”。

    出发前,杨晓娜自然做了一番准备,她为此次游学设置了3个目标:认知南长街的历史文化,了解南长街的著名景点,能够简单介绍南长街、清明桥、南下塘。她还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带着初步印象去游览。

    “走过清明桥,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由古至今的一幕幕纷纷展现在眼前。”

    “都说南长街‘洋’,南下塘‘土’,但我还是更喜欢南下塘,这里有许多传统的工作坊和老字号,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记忆。”

    “我喜欢老虎灶、混沌店、藤椅作坊,也喜欢忆秦园、陆稿荐,这些都是‘江南水弄堂’风味。”

    说起自己的游学感受,学生们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学生王艳菲更是在游记中写道:“想着几百年来,人们都走在清明桥上,生活在古运河畔,真是‘小桥流水人家’。清明桥有一种独特的风味,而无锡这个江南水乡,也有着独特的城市韵味啊!”

    由于学生年纪小,有时会出现“只游不学”的现象。为此,杨晓娜为每次出游都设计了一项任务,包括“写下你最喜欢的景点”“把拍摄的照片贴满照片墙”“采访你遇到的友人”“了解你见到的植物并对他人讲出来”等,既有趣味又富有挑战性。

    渐渐地,学生的足迹遍布无锡各地,他们在鼋头渚沐浴太湖烟雨,在东林书院感受文化氛围,在善卷洞追思先人足迹,在江南大学游览高等学府……杨晓娜还将游学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南长街”“窑群遗址博物馆”“惠山古镇”“泥人博物馆”“钱钟书故居”等地就属于建筑群系列。“每个系列的侧重点不同,设置的目标也不同,希望让学生系统、整体地游览无锡,爱上自己的家乡。”杨晓娜说。

    舌尖上的无锡:美食是天生的课程

    如果问学生最喜欢去哪,可能许多人都会回答南长街,原因是那里有无数精致的无锡小吃。副校长费连荣深谙无锡文化,每次带着学生出游,都会给他们讲解当地特色小吃的制作方法和文化故事,让学生馋涎欲滴。由此费连荣发现了资源——品种各异的无锡美食,不就是天生的课程吗?

    美食课程的第一步是探寻和分享。探寻与游学课程结合在一起后,学生努力发现各地美食,并记录美食的名称、特点、做法、历史等资料。在分享环节,学生会利用网站、QQ群、微博等新媒体资源,一方面搜集资料,一方面向自己的同学、老师、亲友介绍。

    学生对美食产生兴趣后,便想尝试动手制作,于是“烹饪”课程自然水到渠成。杨晓娜介绍,学校会通过“厨师示范——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步骤,让学生学会无锡特色美食的简单制作方法。“别看他们小,但真出了好几个手艺高超的‘大厨’呢!”杨晓娜笑着说,“他们学了新花样,还会回家在父母面前露一手,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学校还有自己的“美食节”,这一天,每个学生都翘首以盼,因为他们不仅能吃到各种美食,还可以登台展示一番。

    去年的美食节,学校“蒲公英电视台”播放了学生平时做菜的视频——酱排骨、小笼包、酒酿圆子、惠山油酥……一道道美食让人看得食指大动。接着,被誉为“美食达人”的教师华红珠出场了。华红珠带着两三个学生,在学校电视台直播做无锡菜。这回,她带来的“绝技”是无锡人耳熟能详的“名吃”——肉酿面筋和炒三鲜。华红珠边做边讲解,没一会儿,两道美食便新鲜出炉了,“均是寻常食材,一经妙手烹调,便能清脆可口”。善解人意的食堂,更是特意准备了同样的菜肴,让学生边学边吃,不亦乐乎。

    副校长姚冬兰告诉记者,之前的美食课程总是难以按照预想完美进行,但是融合了网络信息技术后,直播、转播、重播不再困难,“感知无锡美食、感知烹饪过程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们更直观、更有效地观赏到无锡菜烹饪的全过程”。

    心田里的无锡:从“局外人”变成“参与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方晓明看来,“行走中的无锡”“舌尖上的无锡”两部分课程让学生认识、了解了家乡,但更重要的是将家乡文化浸润于心中。因此,方晓明力求将一系列课程整合成“心田里的无锡”课程模块。“这部分课程强调参与性,让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从‘局外人’变为‘参与者’。”方晓明这样描述他的课程建设理念。

    “读写一体化”一直是南丰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关联、统一。通过一系列尝试,姚冬兰将其总结为“探索、观赏、品味、行动、收获”几个环节。“学校一直有读写课程,而将这些课程融入游览、品味无锡的过程之中,会促进学生感知方式的变化,自然会带来情感的深入。” 姚冬兰说道。

    在游学课程中,可以融入导游词、游记写作,在美食课程中,也可以锻炼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学校还会定期举办主题征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游赏、烹饪经历。

    学生们的文字真诚而灵动——洪沈飞对太湖充满感情:“假如万里长江是祖国母亲腰间的一条金色飘带,那么波光粼粼的太湖就是镶嵌在那条金色飘带上的一颗青翠欲滴的绿宝石。”纪文澜是个“花痴”:“朵朵梅花散发出的香气,那就是无锡的味道,如同暖流一般,淌入我的心田。”袁欣怡则对无锡美食情有独钟:“无锡美在那抹味。比如无锡小笼包,味道不说,光是香气就能把人的魂给勾出来。”而在赵书昕心中,无锡是一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贯穿南北的机场路,车水马龙,似一条巨龙给无锡带来生命的气息,把无锡的文化、无锡人的梦想,带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对联是南丰小学的特色课程,让学生认识无锡对联乃至为无锡景点留下自己的对联,一直是学校教导主任祝永洁的“诗和远方”。她告诉记者,学校低年段以搜集、诵读对联为主,中年段学习一些基础对联知识并鉴赏各类名联,高年段则尝试创作对联,“这其中都离不开无锡的本土文化”。

    教师华梦娇介绍,无锡有丰富的对联资源,比如“放鹤云千里;眷恋花万重”“七十二峰青未断;八万千株芳不孤”“平野小桥千嶂抱;危楼曲阁半天开”等,描写的都是无锡的著名风景。“更不用说东林书院那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华梦娇说道,“徜徉在这些美妙的对联之中,学生会感受无锡独有的魅力,还会从中体悟到一种无锡人的精神。”

    教师王婷向记者展示了一些学生的对联作品:“东林书院英才出;南小校园硕果丰”“百花吐蕊争枝上;四季如春入画中”“南风熏出人文气;春雨润开桃李花”。在王婷看来,学生的对联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已经开始在表达对母校、对家乡的热爱了,假以时日,一定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写出来是一方面,还要说出来、唱出来。学校开设了“锡锡嚷嚷”“方言零距离”“民歌大讲堂”等特色课程,让学生认识无锡的方言、童谣、山歌等。其中,锡剧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视的。

    “锡剧是无锡的独特地方戏,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往往被人忽略,现在许多无锡人也不会唱了。”姚冬兰不无遗憾地说道。为了让学生感受感情朴实、语言生动、乡土味浓厚的锡剧,学校创办了“南荷锡剧社”。姚冬兰介绍,锡剧课程从欣赏开始,为学生播放《珍珠塔》《孟丽君》等名曲,激发他们的兴趣。随后,学校邀请锡剧名家为学生授课,一句一句地教他们学唱锡剧。

    日积月累,“南荷社”的学生把“吴侬软语”的锡剧腔学得像模像样,他们开始自己排演剧目,校内外各种文艺演出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双推磨》更成了他们的“保留曲目”。姚冬兰说道:“锡剧课程还走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努力培养全校学生学习地方戏曲的兴趣和特长,使得‘小众’艺术走向‘大众’。”

    “也许,无锡以前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城市名,是他们出生或居住的城市。但是现在,无锡在他们心中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片情怀、一份温暖。”方晓明动情地说道。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