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海南师范大学
研学旅行可纳入师范教育
□ 李树伟 陈慧秋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为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研学旅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不亚于课堂教学,更是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现代教育的需求。

    海南师范大学自2014年开始在海南师大附属中学开展初高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实验,其中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学教学计划。3年来,学校已经在三届240名中学生中开展了8次大规模研学旅行活动,开创了海南省研学旅行工作的先河,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海南师范大学3年研学旅行的实践经验表明,要真正落实研学旅行的科学目标,必须培养一支具备研学旅行管理能力的师资队伍。研学旅行要做到目的明确、设计合理、规划科学、方案完备、组织得力、评价到位,如此才能收到实效。而将研学旅行纳入师范院校教育体系则具有现实意义,但同时也有四个方面问题需要解决。

    建立《研学旅行实务》课程标准

    将研学旅行纳入师范院校教育体系,在师范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并列入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研学旅行实务》课程标准中应规定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成为合格的研学旅行组织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研学旅行策划、组织实施、安全管理、研学成果评价的能力。《研学旅行实务》课程标准应包括几项重要的培训内容,培训学生初步具备地理气象常识、生物识别能力、野外生存训练能力、与专业旅游机构的合作能力、体育训练能力、医学急救能力等开展活动的基本技能。

    《研学旅行实务》课程标准的编写,应与师范院校已经开设的《人生职业规划》课程紧密结合,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部分,通过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

    编写《研学旅行实务》课程地方教材

    由师范院校牵头完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教材的编纂工作可以与当地旅游部门结合,也可以与当地已建成的青少年活动基地结合。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梳理当地具有特色的工业、农业、商业风景名胜、科研基地、部队驻地,结合不同的研学主题,确定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学科教学内容。通过编写《研学旅行实务》教材,结合研学旅行的实际效果,逐步确定一批研学旅行基地。

    通过师范院校牵头出版专用教材,规范研学基地的各项标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为大规模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编撰研学旅行指导手册

    各地教学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在研学旅行之前,编撰供师生使用的研学旅行指导手册,这项工作可由各级师范院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和承担旅行任务的旅游公司共同完成。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优秀的旅游景点不一定是优秀的研学基地。研学旅行需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材、不同教育目的拟订方案。旅游资源的梳理、典型研学案例的确定、旅行风险的预判、旅行安全的评估,对具有资质的旅游公司的状况分析,都应是手册涵盖的内容。根据海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经验,研学旅行指导手册的编撰是一件十分专业的工作,必须在研学旅行开始之前予以确立。

    建立研学旅行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研学旅行评价体系是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每一次研学旅行都是一次重要的教学活动,科学规范的研学旅行可以为改变现行教育格局作出积极的贡献。为此,制定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体系显然是一项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校方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研学指导教师,注意与专业旅游公司协同开展,强化与旅游公司专业研学导师的沟通。逐步形成由师范院校牵头完成相关的评价规范,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量表,通过这些手段保证研学旅行活动的质量。

    因此,在大规模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展之前,教育行政部门应未雨绸缪,首先进行顶层设计,提前做好研学旅行的基础工作,建设好《研学旅行实务》课程,编写《研学旅行实务》教材和《研学旅行指导手册》,建立科学的研学旅行的评价体系。上述举措对于研学旅行全面开展可以起到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系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