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汪成为:心系民族发展的院士老师
□ 本报记者 吴绍芬 康 丽

    汪成为 1933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信息领域首席科学家、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01年授正军职,2012年被中国计算机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志不强者智不达,如果你的志向达不到,你多聪明都不会成事,必须有一个很强的志,要立志报效祖国,你的聪明才智才能发挥作用。”5月12日,84岁的中科院院士汪成为在“院士回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报告会上,“金句”频出,赢得台下的阵阵掌声。

    与别人印象中颤颤巍巍的八旬老翁完全不同,这位老科学家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的高度敏感,当大家喜欢动不动就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热词时,这位国家“863”智能计算机组的首任组长、首席专家却冷静地把关注点放在人的身上:“不要把人工智能说得太玄妙,面对未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弄清楚人的思维……”

    念念不忘“好老师”梦想

    “其实,我最初的愿望是想当一名老师。”汪成为说。

    恰巧的是,汪成为就读的中学也是北师大附中。

    “当时正要上高二,我打听到北师大附中是很好的高中,后来就填报了志愿。没想到成绩出来后,一向有点自以为是的我第一次受到重创,我竟然是当年最后一名招进来的。”

    从湖南转学到北京,尽管许多学科内容没有学过,基础较差,学习起来很费劲,但幸运的是,汪成为遇到两位特别好的老师——数学特级教师韩满庐和物理特级教师毛鹤玲,让他至今念念不忘:“他们以极大限度的耐心,启发式地教我学习一些内容,经常还会开点‘小灶’。”

    而此后从北师大附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汪成为更是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他看了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读了《塔上旗》《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更加坚定了自己做教师的决心,并且要做一名不让学生死读书的新教师。

    在“教师梦”的激励下,汪成为还学习了俄语,想去苏联继续深造,攻读理论物理的研究生。

    但汪成为没有想到的是,即将去苏联的时候,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把专业改为“导弹控制专业”,去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继续开展研究。

    听到要去五院工作,要去跟钱学森先生共事,汪成为惊喜得不得了,第二天就参军去五院报到了。

    “我的一切都是祖国安排的。”汪成为笑着说,但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他并没有放弃这个教师梦,后来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做了兼职教授。

    志不强者智不达

    刚进五院,汪成为就碰到了一个难题。

    当时苏联送给中国一台仪器要做稳定性测试,单位要求派一个数学、俄语都很好的人先学资料,汪成为是自然首选。他在学习中才发现,资料里边除了自己擅长的物理专业知识,还有许多是涉及计算机知识的,情急之下,汪成为开始接触计算机。正是从那时开始,汪成为与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

    当时年轻气盛的汪成为想着自己已经是“有学问的人”,并且在信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自认为在计算机、软件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有一天,钱学森让汪成为写“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战略规划”,汪成为自认为比较轻松,没想到,交上去的报告第二天就被钱学森给打了回来,并附了一首诗:“爱好由来落笔难,诗改千遍心方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汪成为一看脸就红了。这样,汪成为把报告拿回来后又修改了两年多,才算过关。

    “有些事情,你以为是自己掌握了,其实没有。所以,志向要远大,而不能目光短浅。”当年钱学森对汪成为的教诲,让如今已成为院士的汪成为记忆犹新,并总会在多个场合语重心长地对学子们讲。

    不仅如此,汪成为还从钱学森那里得到了“不迷信权威”的“真经”。1993年4月,汪成为在钱学森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讨论会。汪成为将自己开发的课题作汇报时,还为“两弹一星”功勋朱光亚先生作了演示,并建立了模型,自己感觉不错,没料到当天下午,汪成为便收到了钱学森发来的批评信:“你陷入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理论模型中,不能一味地迷恋权威。另外,搞点小玩意的研究不是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你首先应该是科学家,要用帅才来衡量自己。”

    “权威是迷信不得的,面对不合理的问题,年轻人要敢于创新发展。”汪成为说,而在他看来,创新往往要注意扬长避短,年轻人知道一件事哪些地方是短的,哪些地方是长的,才有可能创新。

    “永远不要因为我年轻了就不敢当老大,找着什么地方有不合理的就要去改变、改造它。比如我们国家现在精准扶贫,有一些项目需要改进,年轻人就应该琢磨怎样报效祖国,怎样去改变。”汪成为甚至开起了“男神”的玩笑:“我不同意大家用‘男神’来称呼我,因为当了神就没出息了,没有什么进步余地了,其实我们每天都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在有限条件下寻求最佳解

    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面对困难怎么办?汪成为给出的答案是,在有限条件下寻求最佳解,让发展有限变无限。

    “如果我们对哪一个限制条件都不敢碰,经费不敢碰、人际关系不敢碰、组织条件不敢碰,即使求出解来,这个解一定是保守的,因此一定要敢于碰这个限制条件,把事情推向前进,这就是掌控能力。”汪成为对学子们说,面对客观存在的限制条件,年轻人不能埋怨,不能发牢骚,因为“发牢骚的人是没出息的”,重要的是在客观条件下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方面,汪成为很敬仰的一个科学家就是高士奇。在美国留学期间因做实验受到感染,高士齐年纪轻轻时就得了脑病。但他一辈子做科普工作,让汪成为敬佩不已:“那时候自己决定一辈子想当人民教师,要向高士齐那样把复杂的事讲得很简单,要用科普教育的办法感染学生。”并且,令汪成为更感动的是,有一次有幸到高士奇家拜访,当时尽管高士奇已经坐在轮椅上,但所讲的一段话令人震撼:士奇的“仕”以前有个人字边,“奇”有个金字旁,后来参加革命后遇到了艾思奇,所以将“仕锜”改为了“士奇”,立志“去掉人边不做官,去掉金边不要钱”。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汪成为。

    也正是因为如此,汪成为不是大家想象当中的呆板严肃的“高冷”专家,而是文理兼通、风趣幽默的科学家。

    “我们绝不死啃书本,而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汪成为说,自己虽然是学物理出身,但在实践中有许多促进全面发展的特长。合唱团男高音领唱、北师大校运会表演队队长、出了名的小说迷,当这些称号都集中到汪成为头上时,大家越发觉得这位院士的无穷魅力。

    而汪成为却说:“我做学生时是以玩为主,文的武的都爱玩,现在也一直喜欢。我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因为有的东西是相通的,如科学和艺术。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知晓我们国家的文化,才能透过事物表面达到融会贯通。”

    正因如此,汪成为在教学、研究中总能冒出“新点子”。

    一次国际上召开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大会,汪成为应邀参加会议并作报告。在场的专家们都在畅谈信息技术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们生活时,汪成为的一番话顿时让参会者安静下来:“其实,信息这个词在唐朝就有了。”当大家还迷惑不解时,汪成为引用了一首唐诗:“山连翠玉屏,草接烟化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信息。”他说,“信”是“一人一言”,“息”是“自心有之”,简单地说,人言经心自悟之就是“信息”,这样一说,比英文“information”的表达要直观、丰富得多。听完这番解释,大腕云集的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汪成为用一首唐诗引出了重要概念,比单纯地讲“信息技术是从物理层、传输层发展到认知层、决策层”要通俗易懂得多。

    “他们觉得我的想法有创意,新颖独特,其实这恰恰得益于我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我很骄傲我是中国5000多年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汪成为笑着解释道。

    相通方乃相容。汪成为在工作中常常对团队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个人而言,发展得越全面越好;对于团队而言,团队的力量永远比个人力量大,我从做学生时就受益了,现在仍然受益。”汪成为告诉学子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汪成为的脑海里,北师大陈垣老校长叮嘱过的一句话令他永生难忘,那就是“课堂教学要走出去”。

    带着这句话,汪成为走出了北师大,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拓荒者,尽管已至耄耋之年,却依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