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增值评价助力区域教育新发展
王 哲

    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旨在科学、客观、公平地评价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而促进学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自2013年开展至今,从评价理念、评价过程到起点报告、教育质量发展报告的数据应用,对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助力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筹规划,营造绿色教育生态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增值评价机制建设。和平区教育局、教育督导室依据省、市测评工作的部署,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治理体制。2011年,和平区建立了隶属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负责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接和区域教育质量测评工作。区教师进修学校要求每校由一名校级领导作为测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明确的工作定位逐步形成“教育行政引导、业务部门指导、督导部门督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借助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完善测评体系。通过准确的工作定位和不断完善职能,形成了和平区独有的测评模式。确立了数据驱动支撑区域教育决策,协同创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以评促研、以评促改、以评促进、以评促新”工作原则,形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反馈—数据分析—反思改进—跟踪督导”的工作流程。

    研训一体,打造专业测评团队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增值评价工作,需要打造一支符合区域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测评团队。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作为区教师进修学校“科、教、培、电、评”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完成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外,还要打造区域专业测评团队。

    在实施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过程中,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逐步培育了一支由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构成的专业测评团队。建立培训学员档案,整合测评工作培训资源,自行编制并逐步完善培训课程和测评题目,借助信息化平台丰富培训内容,有效解决了学校最为头疼的工学矛盾问题。

    通过持续开展测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体现了和平区测评培训网络学习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测评管理相结合、研修讨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区域新型培训特色和“研训一体”的原则,使培训成本最低化、效果最大化。

    协同推进,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测评工作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最终要在教科研和教育教学中体现。区域层面开展教育质量增值评价,需要建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学校督导的长效机制,并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区域测评工作的开展与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也需要教育管理、督导机构、教学业务部门、学校等通力合作。

    教育行政决策参考。充分利用起点报告反馈数据结果,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查找学校办学行为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依据。通过区域、学校、班级三级评估结果发布系统,以告知、通报、约谈、问责等方式,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估结果。针对教育监测结果,和平区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管理制度,启动专项工作解决重点问题。

    服务教育业务部门。监测数据结果中的问题可以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教学研究的靶向、教师培训的焦点和信息技术部门重点攻关的难题。在数据反馈和反思改进中也需要与教研、培训等部门携手,共同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服务区域重点工作。依托监测数据结果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提升,在辽宁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的支持下,2016年初和平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了2013级初中生阶段性增值评价工作。以2013级全体初中学生为评价对象,由区政府督导室主任、区教育局主管副局长牵头,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以及初中教研室负责组织试题命制、监测和阅卷工作,由企业分析出具电子反馈报告,按照试题命制—组织测评—数据分析—反馈指导四个步骤顺利完成增值评价工作。

    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测评中心与学校协同创建测评工作样本校,立足基层、对接学校,通过靠前服务、蹲点包校等方式与学校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学校办学中的经验并形成改进案例;调动样本校教师测评工作的积极性,尝试研发适合本校、本学段需求的测评工具;将常规调研与样本校深度调研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样本校的辐射作用,通过交流研讨等形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全区测评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