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学业质量的“均衡干预”
施小红

    学业质量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均衡的重要和终极指标。学校或区域之间,学生在学业质量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偏大,不利于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学生学业质量的差异要通过多种渠道加以“均衡干预”,“均衡干预”旨在使优先者更优、后进者变优,缩小差异的行为介入。其具体路径包括:

    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扩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缩小学生学业质量差异,保障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根本条件是推进城乡、地区和校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科学制定与动态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准确把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和城镇化推进对学龄人口带来的变动,精准测算新形势下学龄人口变动与各类教育资源的需求总量,科学制定并动态调整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而丰富。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对新建学校,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设计、建设;对现有不达标学校,依据标准逐一建立台账,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统筹安排经费,加强校舍场地、教育装备、教学资源等项目建设,配齐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录播教室和各类专用功能室,加强随班就读专用资源教室建设。推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实施薄弱学校质量提升行动,有针对性地引导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通过规范办学、课堂教学改革等举措聚焦内涵发展、实现质量提升。

    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有利于教育人才发展的环境。教师是实现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发展的核心要素,缩小校际教师质量差距是保障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推动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制定教师、校长培训3年规划和教师培训管理实施细则,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岗位、不同区域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形成分层、分类、分科提供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选树一批乡村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典型;选拔乡村骨干教师和城镇优秀教师组建乡村学校后备干部队伍;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长期工作。同时,探索构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新体系,实行定向培养,提前介入培养过程,健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深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的关键在于打破校际壁垒,在一定区域内统一配置师资,实现教师人事关系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同时,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常态化流动制度,通过城乡支教、顶岗学习和定期流动等方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激励保障机制,是深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举措。

    高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发展适合学生全面、个性成长的教育。如何同时解决教育公平与提高质量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而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发展是教育高质量的表现,是更深层次的教育均衡,更是推动教育公平的路径。当然,推动学生学业质量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我们转变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模式,逐步建立多样性、特色化、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资源,缩小因缺乏课程领导力、不规范办学等缺陷造成的学生学业质量差异。纵深推进教学改革。教育发展如同经济发展一样,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生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生长点被称为教育增长极。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善于运用教育增长极,培育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推动学业质量均衡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的提升有赖于科学、系统、有效的学业质量监测提供实证数据和归因分析,这需要扭转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建立基于包括学生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品德行为、身心健康、跨年度进步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绿色”评价体系,采用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个性化评价,转“育分”为“育人”。

    多措并举凸显融合共进,加快建立学校内涵式发展保障。缩小学校间学业质量差距,既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配置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又要改革招生入学制度,均衡配置生源,还需要关注特殊学生的需求。

    多样化实施联合办学。发挥名校的辐射、带动功能,走“联盟学区、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共同体建设”等办学之路。这是化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缓解“择校”压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探索。有效促进生源常态分布。坚持“入学公平,区域合理,就近入学”原则,整合适龄子女家庭户籍、房产、就业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加强对教育供给与需求情况的科学研判,探索实施学区制、多校划片制、九年一贯制等举措,缓解生源过度向城镇学校、热点学校集中问题,为缩小学生学业质量差距奠定基础。关爱保护特殊群体学生。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支持适龄儿童随同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翔实完备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切实提高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群体学业质量。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