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每周推荐
教育的目的
伯特兰·罗素

    随看随想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的思想巨人。他的研究,广涉哲学、数学、文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

    《罗素论教育》是人教社“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外国教育名著丛书”的延续)的一种,辑录罗素关于教育的论述,分“教育的理想”“品性教育”“智力教育”三编。该书英国版名为《论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美国版名为《教育与美好生活》。

    该选文,论述教育的目的。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四个“特征”,是罗素教育价值观的鲜明体现,是现代教育论的经典叙述。对于当下的基础教育,罗素的教育论仍然足资借鉴。(任余)

    在我看来,将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四种特征结合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

    活力与其说是精神上的特征,还不如说是生理上的特征。健康状态极佳之人大概总是生气勃勃的,但随着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活力趋于减少,到老年时则逐渐消失殆尽。儿童充满元气,其活力在学龄前迅速达到顶点,而后因教育之故而递减。活力洋溢之处,便是充满生之乐趣所在,而无须具备任何特别愉快的情境。活力能增加快乐,减少痛苦。活力易使人们对周边所发生的一切产生兴趣,从而有助于增加作为明智之要素的客观性。人类总是热衷于与其自身利益攸关之事,耳闻目睹的任何东西若与己无关,则意兴阑珊。此为人类之大不幸,因为它轻则引起烦恼,重则成为忧郁症的病因。除了罕见的事例外,这也是阻碍人们成才的致命障碍。活力可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此外还可增强人们从事艰巨工作的力量。不仅如此,它更能防止人们陷入嫉妒,这是因为它能使一个人的存在变得轻松愉快之故。鉴于嫉妒乃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根源之一,活力之重大优点在这里充分显露出来……许多极佳的品质在缺乏活力的人身上仍可存在,例如,牛顿和洛克就几乎与活泼无缘。然而,此二人都动辄发怒且易嫉妒,倘若他们具有较为健康的身体,恐不会如此。牛顿与莱布尼茨的争论曾使得英国数学的发展徘徊百余年。若牛顿身体强壮,能享受常人的乐趣,这种局面或许就可避免了。有鉴于此,活力虽有其局限性,我仍将其纳入人人均应具有的重要品质之列。

    勇敢——排在我们的清单中的第二种品质——具有多种形式,而且每种都甚为复杂。欲获得最无畏的勇气,还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非个人的人生观。……完美的勇敢总是属于具有广泛兴趣的人。这种人不是通过贬抑自身,而是通过对身外之物的极端重视,领悟到他的自我只不过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除非天性是自由的,智力也是活跃的,上述情况断难发生,由于这二者的联合,便可产生无论是酒色之徒还是苦行僧都不曾具备的深刻见解。在持有这种见解的人看来,个人的死亡乃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种勇敢是积极的,是出自本能的,而不是消极的及压抑的。我所知的完美品性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这种积极意义上的勇敢。

    缺少智力,我们的复杂的现代世界就将不复存在,进步更无从谈起。因此,我视智力培养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这种说法看起来像是老生常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种灌输所谓正确信仰的愿望已使得教育家太多地忽视智力的训练。

    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即使在动物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好奇心的原始形式的表现。……所谓正当的好奇心则是为真正的求知欲而激起。你也许可以从一种适度的纯粹的形式上见到这种冲动。例如,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东闻闻西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们也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橱柜一旦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冲动不断减弱,以致最后对一切生疏的事物一概厌烦,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欲望消亡殆尽。

    若欲好奇心富有成效,必须与求知的方法相结合。此外,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凡此种种,如果一个人具备作为原始储藏的好奇心,并得到合适的智力教育,均会自然地得到发展。但由于我们的智力生活只是我们活动的一部分,由于好奇心时常与别的情感发生冲突,所以诸如虚心这种精神上的美德,还是必需的。由于习惯和欲望的制约,我们变得对新的真理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我们发现难以否定多年来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并且我们对于能满足自尊或其他基本欲望的东西存疑也实属困难。因此,虚心应成为教育所希冀造成的品质之一。

    勇气在知识的正直坦诚上,正和在肉体的英勇无畏上一样,是甚为必要的。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了解,远不如我们自以为是的多;从呱呱坠地起,我们就在实行未必可靠的归纳推理,并将我们的思维习惯与外部世界的法则混淆起来。一切种类的思想体系——包括基督教、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就像孤儿院一样,准备以提供安全作为奴役的回报。自由的精神生活不能像在信条中包裹的生活那样温暖舒适及和蔼友善。当严冬的暴风雪在户外咆哮肆虐时,只有信条才能使人感到室内倚炉而坐的安谧舒心。

    一个由最高等级的教育而培养的具有活力、勇敢、敏感和理智等特性的男女组成的社会,将与迄今存在的一切社会截然不同。在这种社会里,感到不愉快的人必定屈指可数。

    (选自罗素《罗素论教育》,杨汉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