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校长到底要为教师队伍提供怎样的成长土壤,如何做好政策文件的落地工作,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我塑造?
做造就教师也成就自己的校长
李道富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指明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方向,为教育家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环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进入新时代,培养“师德高尚、潜心育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又富有挑战性和时代意义的工程,校长负有重要责任与使命。那么,校长到底要为教师队伍提供怎样的成长土壤,如何做好政策文件的落地工作,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我塑造?我认为需要强化以下三方面工作

    坚持价值引领

    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校长和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有业务能力与道德素养,而这些能力与素养不可能与生俱来、从天而降,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校长精心培育、循循善诱和科学引领。首先要加强教师学习。教师职业是一个生存岗位,更是一个必须终身学习的职业。校长要积极为教师学习指明方向,以创建学习型校园为载体,倡导教师静下心来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克服碎片化、快餐式学习;要经常阅读教育报刊,在读中思、读中悟。其次要强化教师培训。教师参加各种级别和内容的培训,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过程。教师培训要在优化培训机制、深化培训内容、活化培训方式上下功夫,如教育方针、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请专家解读;学校管理案例可做主题研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演讲、教育管理格言征集等方式落实,引导教师实现心理和思想上的认同。

    实现价值引领,关键在于校长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使命感和教育家的情怀。校长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对学校发展历程、师生状况和办学资源进行综合考量与精准分析;主动把握教育前沿动态,及时吸收先进管理经验,使学校发展的决策和设计富有前瞻性。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要努力让自己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浸润在学校管理行为中,吸引教师积极投入学校管理。当然,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艺术也是有效引领的力量之源。关系到学校发展、教学改革、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校长要真诚倾听教师心声,让教师在受重视、受尊重中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许多学校成功管理的经验证明,只有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彻底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中,他们才会不遗余力地为追求学校的发展愿景和自我价值而奋斗,校长的办学理念也会很快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构建成长平台

    根据教师的不同状况,校长要适时加以帮助和引导,帮助教师做好发展定位,千方百计为教师学习与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教师增强工作信心,提高幸福指数。要落实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经常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名师精彩课堂录像,积极参与城乡学校集体备课和教育联盟的交流活动,使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有效促进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完善。校长要敏锐把握时代要求,带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引导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促进专业素养提升、知识更新和结构优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大投入,创建“智慧校园”,充实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教科研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呈现教学总结、反思、教学计划等,让教师学以致用,提升专业能力。

    投身教学研究

    校长肩负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理所当然要“懂”要“精”,对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深刻把握。校长要做课程改革的“领跑人”,与课改同步,与教师同行。校长要与教师一起解读政策、分析学校现状,要研究学校资源、学生课程需求和已有的课程经验,合理制订学校发展计划。引导教师树立问题意识,让他们带领学生从兴趣出发,从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氛围。

    校长带领教师从事教科研,可以积极实施课题驱动、行动研究策略,培养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克服浮躁心态和畏难情绪。实践证明,提升教学研究水平也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有效办法,是让教师从教书匠向教学、科研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校长自始至终要置身于其中,率先而为。

    教育的成功在于教师和校长,教师的成长在于自己,也在于校长;在造就教师的同时,校长也成就了自己。经由我们的不懈努力,社会期望的一批批优秀教师、一个个教育家必将不断涌现。

    (作者系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