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
做信仰之师 育时代新人
本报评论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教师的特殊价值和时代使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承担好时代使命,就是要更加明确一个“根本任务”,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新时代对好教师的需求更迫切,要求更明确,任务也更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不断培养和造就一批信仰之师。

    培养和造就信仰之师,就是要引领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传播者和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培养什么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做一名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培养和造就信仰之师,就是要牢固树立师德为先的思想,坚定做德行高尚的社会楷模。育有德之人,需要有德之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整个教育工作的价值方向。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使师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以德立身、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如此,教师才能踏踏实实立德修心,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培养和造就信仰之师,就是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离开了教书育人,教师这个职业也就失去了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好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社会发展、知识更新的前沿,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始终以学习者姿态与学生在共学、共育中实现共同成长,引领和激发青少年成长为时代新人。

    培养和造就信仰之师,就是要坚定地在改革的路上建设更好的教育。改革是时代命题,也是动力源泉,教师要坚守课堂,用好课堂这一阵地,不断深化改革,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新时代,让我们一起做信仰之师,共同育时代新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