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3日 星期三
课程观察·潘照团③
建立结构才能读懂课程密码

    课程是一种庞大而精细的文化形态,体系完整是其典型特征。课程二字告诉我们:课程=课+程。“课”是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程”是有过程、有层次、有策略的。显然,课程不是一两个点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串点的增值经营。点—线—面—体,课程成型的轨迹展示了它的密码——建构。寻找意义关联、建立科学稳固的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密码。基于我校“大境脉课程”构建实践,我用解构的思维说一说“建构”。

    基于理念的关联及结构化

    学校办学目标是什么,从哪里出发,往哪里去?这是办学方向的思考,是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从根源处寻找意义关联。

    我校学生由大学城4所高校教师子女和茶山一小原辖区学生组成,家庭背景不同,一部分家长是华侨或外籍人员。学生需要一门能让他们和谐共融的课程,也就是指向交往、悦纳和互补的课程,而且这样的课程需要具备合力、实力、活力和张力。

    “合力”是资源共建,“实力”是核心素养,“活力”是运作策略,“张力”是内外融通。包含“四力”的课程如何构建?我们扣准核心,抓住课程结构的顶梁柱——学生核心素养,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个维度思考,确立了“行健”“善习”“厚德”“大方”的培养目标,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创每个孩子回味一生的教育”建构课程。具体思考路径是:让学生回味一生的教育一定要有值得回味、赋予其能量的课程,要坚持“两手抓”:能够回味,值得回味。坚持“三支点”:以“学”为本,立足学生,立足学习,倾向“自主发展”;素“养”为核,聚焦养成、聚焦素养,倾向“文化基础”;强调学城联动和社会参与。

    基于内容的关联及结构化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教育部门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浙江省教育厅也进一步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每学年一至六年级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15%左右。显然,我们在建设拓展性课程的同时,不能忘记优化国家课程。由此,我校从三级课程出发重建课程结构,把“大境脉”析解为“大”——优育国家课程,即把国家课程做大做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基本形态有“语文+导读”“数学+思维”“低段+英语”“体育+1”;“境”——“境化”地方课程,即优化当地乡土资源、学城资源以及学习中的各种情境,基本形态有“六小家”“农耕课”;“脉”——“脉动”校本课程,寻找国家、地方、校本三大课程的脉络,生发、联系、优化,实现校本化改造,基本形态有“童玩空间”“节庆文化”“整理课”“微辅课”。

    基于课表的关联及结构化

    课表是课程外显的基本形态。课程架构和项目明确后,必须通过课表实现课程的常态化,课程才能落地。学生在校时间和运动时间有明确规定,如何对既有课表进行优化和拓展?

    首先是“减一减”:没有时空的重构,课表只是一条僵化的生产线。我们可以给课时瘦身,把一节课40分钟缩减为35分钟,用多出的时间丰富课程设计。其次是“挤一挤”:我们整合学科课程,增加为学科打底的学习内容。比如,在与国家规定学科课时不冲突的前提下,变一节语文课为“导读”、一节数学课为“思维”。除了每周课时的“挤一挤”,我们还在整个小学段“挤一挤”。一些拓展性课程不必要一口气“吃掉”,可以放在整个小学段分步实施,这样拓展性课程就融入了课程表,且不影响原有课程进度。再次是“加一加”: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确保每天运动1小时。最后是“整一整”:推出长短课,一周安排半天长课时活动,每天中午15分钟短课,每天30分钟大课间,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更灵动。

    课程的意义关联、结构立体是一个复杂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校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做好逻辑建构。理念没有结构化关联,那是一块泥巴,会变干;内容没有结构化关联,那是地摊货,品质低劣;课表没有结构化关联,那是在空中飘,不能落地。抓住理念、内容、课表形成结构化关联,我们才能读懂课程的密码。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