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课程治理体系
刘晓昶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为突出学校课程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性和选择性,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将课程细分为基础必修类、拓展选修类、社团专修类、高级研修类。细分课程更具针对性,但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问题,比如课程缺乏多主体参与决策的机制,开放性不够;师生、家长、社会力量缺乏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途径、机会……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课程治理水平和能力不足。为此,我们进行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

    改革课程治理机制,推进课程决策的民主协商

    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将原有的教研、后勤、教务等部门重组,组建课程发展委员会。课程发展委员会下设课程审议组、课程规划组、课程研发组、课程实施与保障组。课程审议组的职责是对课程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进行审议;课程规划组的职责是拟订和修订学校课程方案;课程研发组分为个性化课程方案研发小组、领域课程开发小组、跨学科课程开发小组,分别负责高中科技创新实验班课程方案的研制、学科必修和选修课程的研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课程实施与保障组的职责是根据学校课程规划实施本教研组的各类课程,以及提供、整合课程资源。

    家长是学校课程的参与者,他们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持续的力量。学校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各有分工。其中,班级家委会已建立“家校合作共育”长效机制,家长可以对班级事务进行监督。

    建立协同研发机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内部的整合和跨学科课程的构建,学校提出课程开发从“单打独斗”走向团队合作,从闭门造车走向民主协商,从“多而全”走向“专而精”的主张。一方面,学校协同专家团队和教师打造特色精品课程群,同时成立“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小组”,负责STEM课程、创新发明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另一方面,学校以“学科拓展课程”为依托,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具有学科特色的本土化选修课程,打造学科精品课程。

    改进实施方式,让学生站在学习中央

    特色课程的开发无法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只有课堂、课程相互协同,学生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因此,学校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整合课内外资源,推进学科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承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主人公意识。学校还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通过聘请科学家和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探索多元评价,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以往评价存在的主体单一且过于强调评价的鉴定性弊端,学校建立了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在学生层面,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学情调查和学生座谈会,采纳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建议,及时发现课程设计和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师层面,打破传统唯分数、唯成绩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关注学生长期表现;在家长层面,开展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让家长为学校的课程开发建言献策。此外,学校每年邀请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对学科课程的实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经过一系列改变,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渐增强,从原来的“等、靠、要”变成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多样,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学习品质得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治理方式也更科学。

    (作者系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