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8日 星期三
非常教师
林细平和他的校园“博物馆”
本报记者 崔斌斌

    “这件宝贝可是这里比较珍贵的一个,你看它像不像油滴在陶瓷罐上?它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黑釉表面析晶后形成的斑点状花纹,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珠,这种陶瓷的釉色被称为油滴釉……”对着一个陶瓷罐,林细平正在详细地向记者介绍。

    单凭文字,可能以为这是在省级或市级博物馆?其实,并不是。这件藏品就在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简称“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的校园里,林细平正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兼文物收藏爱好者。

    学校教学楼一楼的“林细平收藏文化特色工作室”,是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与学校专门开辟的文物展馆,其中陈列的瓶瓶罐罐、钱币铜镜、书法绘画等各类收藏品有700多件,全都是林细平一个人的藏品,而这只是他收藏的一小部分“宝贝”。

    林细平还将“收藏文化”开发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钟婷妮仍记得第一节收藏课收到的那枚古钱币,“这是属于我的第一枚铜币,而且是有丰富收藏经验的林老师送给我们的,我非常珍惜它。林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我都很认真地去听。”

    文化是根,藏品则是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构件,林细平通过自己的收藏和专业,把海沧文化和中华文明传递给了更多学生。

    “17元”起步

    林细平的收藏爱好,要从小时候说起。

    1967年,林细平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的一个“工艺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首饰匠人。七八岁时,林细平就爱上了那时生活中常见的“火花”(火柴盒上的贴标)和糖果包装纸,并开始收藏。后来收藏香烟盒,再后来又开始收藏各种连环画。单纯的收藏似乎总受经济制约,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林细平想出了一个“鬼点子”——把连环画租出去,用“以租养藏”的方式赚钱,攒够了钱再去买书……如此循环,收藏了不少东西。

    “当时那么小,为什么会喜欢收藏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林细平答道:“我觉得收到的藏品都很美。”

    在泉州读师范学校美术专业那几年,林细平喜欢去市区后城街一带逛古董市场。虽然有点心动,但一个经济并不充裕的学生也只能看看,真正的收藏还是在师范毕业后。

    1986年,林细平在泉州市惠安县实验小学任教。当年9月15日,他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47元。林细平对这个时间和数字至今记忆犹新。

    “30元给了父母,剩下的17元是人生的‘第一桶金’,买了几十套‘火花’,扩大古董‘库存’。”就这样,林细平真正开启了他的收藏之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细平周末都是起早摸黑,上“古董市场”与人砍价“淘宝”。但收藏古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林细平坦言,有时千辛万苦得到“宝贝”后,才知道那是“打眼”了(买到赝品)。

    刚开始学习、收藏古玉和青花瓷器时,林细平的鉴赏能力有限。有一次,竟然把刚在市场上淘到的一块带有“鸡骨白”的和田玉挂件跟别人换了一件带有“永乐年制”四字款的青花瓷,后来才知道是一件仿品。林细平有点懊恼,心想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过,林细平有自己的一套“阿Q精神胜利法”,“收藏者必经的‘酸甜苦辣’考验我都经历过,就当是一次学习吧!最终都会抱着一颗平常之心泰然处之,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身心有益。”

    直到现在,林细平每个月的大部分工资还是花在“古董”上。他说:“我觉得幸福的是,我的爱好得到了家人的长期支持。”

    有人疑惑,一个美术教师把那么多精力放到收藏文物上,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可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

    1998年至1999年,林细平带着几位教师到惠安县南西希望小学支教。那段时间,他指导的四年级学生小庄在一次绘画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是那所学校此前难以想象的。不久全县美术展览,作为“支教队长”的林细平带领所在学区拿到了全县一等奖……

    谈及收藏对工作的影响,林细平说:“当代艺术教育是多元化的,青少年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室内学习这种单一方式,应该倡导艺术的自由发展,让孩子运用个性智慧充分地发展自己,这样才能使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孩子根据自身特点得到最佳发展。而了解收藏文化,就是学生发展自己的一种独特有趣的方式。”

    能触摸的“博物馆”

    2005年,林细平调入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任教。在这里,他把收藏文化与学科教学结合了起来。

    刚到学校没多久,时任副校长赵凤贞了解到林细平喜欢收藏,鼓励他把这个爱好与美术学科结合起来,并申报课题。2006年5月,学校申报的厦门市“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收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批了。几年后,课题不仅顺利通过了结题汇报验收,还荣获“厦门市第八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及“第一届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优秀教育成果科研课题类创新奖”。

    课题研究让林细平对收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研究离不开实践。2006年,林细平在学校开设了收藏兴趣班,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和陶瓷艺术,受到不少学生欢迎。“只通过书本教授有时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林细平把自己的一些藏品带到了课堂上。透过这些器物展示讲解,历史文化知识、美学概念不再枯燥无味,反而成为生动亲切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

    接着,林细平又申请在四、五、六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校本综合实践课——“收藏文化”。“当时每周一个主题,2008年时给学生整理了一些基本学习材料,2013年开始更深入地进行细分。”林细平说。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藏和鉴赏水平,林细平订阅了大量有关收藏鉴赏的报纸杂志,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官方举办的“鉴宝”活动。

    不间断地学习让林细平对工作也愈发有动力。组织学生集体去校外参观博物馆要考虑诸多因素,林细平就想:能不能把藏品搬进校园,在校内建一座“博物馆”?

    2014年,校长蔡稳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给林细平腾出一间教室,“收藏文化展馆”正式开张了。2016年暑期,展馆重新装修后展出,看上去更有模有样了。同时,海沧区教育局组织成立了“林细平收藏文化特色工作室”,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至今,展馆已经迎接了来自国内外几百批次的参观与考察者,得到大家的高度赞赏。

    目前,展馆有历代各类文物700多件,包括瓷器、漆器、纸质藏品、古钱币、古铜镜、青铜器、银器及杂项等,涉及古玩收藏的主要门类,每两年更新一次藏品。值得注意的是,林细平的收藏不以经济价值为主要标准,其中还有许多与教育相关的东西,比如有1930年左右出版的《共产儿童读本》,还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生成绩单等。

    一般博物馆是“能看不能摸”,林细平的工作室则是“既能看又能摸”,学生可以把藏品拿在手上近距离观察。林细平还在展馆里动了“小心思”,他专门挑了几件赝品放在真品中间,让学生和外来参观者进行辨别。

    “老师,这好像是我当时拓印的铜钱啊。”有学生上过一年课后,在展馆发现自己的作品成了其中一个展品。而在此前,林细平让孩子们了解每件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亲自动手尝试,利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制作、拓印出藏品(古币和古铜镜)的模样,将历史古物在自己手中再现,这一活动令孩子们感到很神奇。

    有人评价林细平说,“他的收藏文化工作室,就是一本生动的‘文化课程’”。

    而这也是林细平和学校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学生都重要,每一个课程都育人”是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的课程育人理念。据校长蔡稳良介绍,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50多门,其中包括闽南戏剧等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而林细平的收藏文化课程也是该校的课程亮点之一。

    在学校的支持下,2016年林细平又编写了“收藏文化”配套校本系列教材——《中国古钱币》《中国古铜镜》。该系列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包括“古币常识”“收藏故事屋”“知识链接”“思考与讨论”等模块。校本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林细平通过精心钻研、调查研究、参阅学习以及与专家探讨后总结出来的。学生能从中了解某件藏品的文化背景、市场行情、收藏方法、购买注意事项等,有的甚至还包括收藏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书中许多图片资料正是学校展馆藏品的照片。据林细平介绍,相关系列教材计划编写10册左右。

    有了身边的展馆和较为系统的校本教材,林细平的课程开设更加顺利。学生说,“林老师的课生动有趣,他的收藏文化工作室就是一个博物馆”“可以从收藏中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从历史构件了解美学的概念”……

    “收藏文化”校本课程的研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独具特色的窗。林细平说:“教育,尤其是美术教育应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博物馆。不同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各具特色,我们应该提供机会和可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祖辈留下来的东西,以便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收藏文化的360度育人

    “收藏是一门集社会性、艺术性、美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林细平说。

    在班级墙壁上,林细平设计了“学习树”“纪律树”“智慧树”三块评价园地。每个月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到相应的月份上,期末再进行统计,排在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不同档次的古钱币或旧票证等。许多学生通过这样新颖的评价方式获奖,而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曾经屡屡触犯班规却喜爱收藏的小江开始改变自己,他想跟其他同学一样获得古钱币。为此,小江还专门找了一个盒子把通过努力获得的古钱币集中起来,一有机会就跟林细平说:“老师,我的钱币又增加了,等到收齐了60枚,别忘了送我一本钱币册啊!”

    慢慢地,其他老师也说小江变了。同事李少峰曾两次问林细平:“林老师,你是使了什么法子把小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呀,变了,他真的变了!”

    “教育的技巧不在于奖励方式,而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林细平讲了学生小强的故事。假期,学生小强获得一枚古钱币,开学后带到学校让林细平鉴定。林细平发现这是一枚未在社会上流通的传世古钱币,独具收藏价值,遂让小强好好保存。“虽然这枚古钱币的价值不一定有多丰厚,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却具有特别的意义。”林细平希望学生通过收藏懂得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平静的生活、亲密的友情、温馨的家庭、幸福的亲情,甚至于繁华都市中的一抹绿色,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值得用心去珍惜的东西。

    收藏文化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林细平的组织下,学校先后举办了以“中国古铜镜”“老报纸”“奖状”“地契”“版串”“连环画原稿”“青花瓷”等为主题的20多个藏品展,每次展览都会吸引许多师生围观。至今,展览用的展板还在学校集中保存。

    在林细平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也开始对收藏情有独钟。这不,学校还有学生的收藏展览呢。几年前,学校就举行了面向学生的展览,“北师大附校小小收藏家协会”113名学生所提供的138件藏品组成了“我心爱的藏品展”,在学校隆重展出。不论是参展的“小小收藏家”,还是观展的学生,都从中有了一些收获。

    除了学生,林细平自己也深受影响。

    2016年7月,由厦门市海沧区文体广电出版局和海沧区文化馆主办的“‘细味平生’林细平先生三十年收藏精品展”在海沧区文化中心展出,逾400件个人收藏品首次公开亮相,让前来观展的市民大开眼界。

    如今,林细平的收藏之路已经走了30多年。“走进收藏的世界,你会得到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熟知收藏文化,你的精神会更加富有。”林细平感慨地说。

    林细平教的许多学生纷纷升入本校中学部,至今不时还有中学教师告诉林细平,学生在写“我最喜欢的老师”时会写到他,写到他的收藏课和课堂上那些真实、有趣的收藏故事。

    (林细平,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高级美术教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钱币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美术学科带头人,海沧区“林细平收藏文化特色工作室”主持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