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6日 星期三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系列评论②
加强劳动教育须避免三大误区
本报评论员

    无劳动,难为人。

    劳动是一部天书,古圣先贤在劳动中创造了中华文化;劳动是一部大书,7年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本”的方向;劳动是一部奇书,生命经由劳动链接自然、自我创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然而近年来,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淡化的现象不容忽视。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为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要充分发挥、放大劳动教育之于生命成长的价值、之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必须规避三大误区:

    热衷新形态,淡忘好传统。当今时代,劳动形式日益多元。在物质劳动的基础上,非物质劳动尤其是数字劳动日趋占据主导地位。在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都是数字劳动者。对此《意见》明确提出,“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所以,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态必然有新变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预见,这一定会成为众多学校劳动教育的新亮点。

    那么,劳动形态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传统劳动的过时?比如,在机器大生产背景下,手工农业劳动还需要吗?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机器生产效率高,可以轻松碾压人工。但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而是人需要耕种,尤其是中小学生。生命成长是有敏感期的,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感觉是一切心理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这是生命成长的需要。

    创生新方式,漠视旧导向。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必须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在这方面,方式、方法创新的空间很大。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开发习劳课程,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到食堂帮厨、打饭、洒扫、维持秩序;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

    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某些地方劳动教育的导向有所觉察。长期以来,学生没完成作业、上课迟到等就会被罚打扫卫生……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通过这种劳动教育方式,学生感受到的是劳动光荣还是劳动羞耻?可以想见,如果反过来操作,谁表现好才会被奖励、才有资格当值某劳动岗位,劳动光荣的观念是不是更容易在学生心田扎根?

    加强了劳动,忽略了教育。劳动教育,劳动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更准确地说,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心性教育。如果把握不住这个核心,学生参加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受到正向教育,甚至可能导致反教育。一所以乡村生源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实行校园卫生承包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卫生区,每天按要求打扫3次。有前来考察的外地校长认为,“学生应该打扫卫生,但没必要每天3次”。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该寄宿制学校认为,每天打扫3次卫生,是为了培养乡村学生的卫生意识与习惯,而不仅仅是为了干净整洁。所以,我们必须厘清手段与目的,绝不能以手段代替目的,绝不能加强了劳动,却忽略了教育。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我们期待尽快扭转“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的局面,培育出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