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5日 星期三
济世修行为育人
——湖北李家庚一门七代医者的教育情
本报记者 钟 原

    七代行医,四代教师;大医精诚,修身立德;以生为本,潜心教学……跨越了200余年的时间长河,正是良好家风的传承,七代人的坚守与接力,完成了李氏中医世家和教育世家的传承和绵延。

    ————————————————

    面容和善、待人谦和、不尚空谈、淡泊名利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家庚给大多数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能者为师,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大道至简,由博返约”……这是李家庚常常对学生的教诲。父亲李培生作为国内著名中医学家,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李家庚兄弟五人的成长之路。李家是医学世家,传到李家庚教授的子侄辈,已经七代行医;李家也是教育世家,自李家庚祖父始至子侄辈四代都是教师。李氏家族一方面恪守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德范准绳,另一方面坚持教师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的理想信念。

    仁心术,大医精诚终为器

    在所有长辈之中,父亲对李家庚的影响最大。李家庚的祖父李席之是清代秀才,通晓诗文,曾在湖南、湖北私塾授课10年。后因时局动荡,加之家境贫寒,仕途险恶,郁郁不得志,遂弃文从医,而成儒医。授业从医之余,他对儿子李培生的教育也不曾落下。李培生6岁进学,从父习文,诵读“四书”“五经”,兼读医学启蒙书,如《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年岁稍长,即攻读《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文史书籍。因为家学熏陶,李培生有志于医,父始授以医学经典,旁及各科。15岁便随父外出应诊。父亲病逝后,李培生遂独自悬壶于汉阳城乡,开始了行医治学的漫长生涯。

    李培生常言:古人学医,强调道德修养,注重“精”“诚”二字。“精”即技术精湛,“诚”乃医德高尚。要做到“精”,一是要热爱中医,二是要树立学好中医药知识的信心和恒心。作为学者,要立志“普救含灵之苦”,这就是“诚”。在李培生漫长的70余载从医生涯和30余载的教学生涯中,修身立德一直放在首位,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后人。

    对李家庚影响较大的还有三兄李家康。李家康年长李家庚4岁,年幼之时,在家庭浓厚的中医氛围中,兄弟之间勤学苦记,互相鼓励。作为家中的第三子,李家康继承了父亲的志愿,投身中医事业,并教书育人。他从医从教50余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病人热情周到,对学生关爱体贴,对技术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家康始终坚持“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他还两次远赴阿尔及利亚参加援外工作,为祖国医学传播海外作出重要贡献。作为一名针灸医师,李家康潜心研究针灸医疗技术,业务上精益求精。除了继承和发展古典针灸技法外,他摸索出“雪里梅花一点红”“草上飞”“蜻蜓点水”等20余种针灸新手法,能够熟练使用86种针灸手法,成为国内针灸界掌握针灸手法最多的专家之一。

    有父兄的榜样在前,李家庚也深受熏陶和感染。在浓厚的家族医学氛围下,李家庚初中时便初涉《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医学入门书籍,并利用假期随父出诊,抄写药方。20世纪90年代初,李家庚学成出师,成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李家庚崇尚经典,重视经方,尤其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很有心得。他所开的处方中,90%以上是仲景医方,临床实践疗效明显。同时,他出版的著作《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中医肿瘤防治大全》《中医传染病学》等填补了国内空白。2016年其参与编写的《病证结合中医证候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

    2013年,李家庚被聘为省人民政府参事,他积极履职,为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的“关于打造湖北省中医药战略地位的建议”调研课题受到各方面认同,对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李家庚的侄子李必保作为李氏家族从医第九代,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他先后师从祖父李培生,叔父李家庚,系统学习了经方验方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杂病,并进一步学习了《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伤寒来苏集》《本草备要》等经典著作;跟随伯父李家康系统学习中药及针灸治疗。正是在祖父和叔父的谆谆教导下,李必保的中医理论及技能有了较为扎实的功底。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李必保勇挑重担,不怕艰辛,坚守于湖北省中医院发热门诊,受到医院的嘉奖。作为临床医生,同时也是学校临床带教老师,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实习生,他都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深受学生喜爱。

    生为本,潜心教学育桃李

    李家庚的祖父、父亲、兄长、妻子、女儿、侄子等都是教师,“教师”的基因深深烙印在家族的血脉之中。

    父亲李培生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任教30余年,为中医《伤寒论》教学和临床培养了大量进修生、函授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和“西学中”人才。李培生常常对学生强调,学生应该超过老师,中医事业才会兴旺发展,传统医学才会后继有人。他常说:读书、临证、写作三要素缺一不可。李培生先后撰成《柯氏伤寒论翼笺正》《柯氏伤寒附翼笺正》《柯氏伤寒论注疏正》3部著作,前后联袂、互为羽翼,在学术上有较高的价值。1986年,李培生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培生门人弟子众多,涌现出国医大师梅国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肇仁等一大批中医药顶尖人才。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李培生的弟子们也纷纷各展所长,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比如身处疫情中心武汉的国医大师梅国强,亲拟“肺炎1号方”“强力肺炎1号方”,获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推广使用。

    除了作为医生坐诊,兄长李家康也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任教。他诲人不倦,把自己几十年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除了给专科、本科、成教生授课外,李家康还带进修生、实习生、外国留学生、学术继承人。作为研究生导师,他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李家康讲课生动活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李家康常说,他的一生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读书、行医、教书、写书。

    作为学校教师,40年来李家庚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的课抓重点、释疑点、解难点,详鉴别、细对比、举医案、谈心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他讲授的《伤寒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连续3届被评为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奖,还被评为校级“十佳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长期跟随李家庚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抄方的学生很多,他们常常和李家庚谈学问、谈人生。李家庚每次都精心回答、循循善诱,厚重的底蕴里透着时尚的妙趣。在课堂上、在办公室里、在诊室中、在行走的路上,学生总能感受到李家庚如沐春风的微笑,这种微笑的传播正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播种。

    40余年的讲学和临床,李家庚桃李天下,有了数不清的本科生、研究生,有了医疗战线及其他领域的骨干和精英。这些学生如同串起的珍珠,让李家庚心存幸福。

    承家风,数代行医播火种

    李家庚兄弟五人名字里都有“家”字,这是父亲李培生的用心,希望他们医德传家、医术传家。而家庭和睦友爱,学习氛围浓厚,是李氏家族家风的特点。

    李培生幼承家业,独自支撑起整个家庭的支出。济世救人,反对贪图名利,这是李培生用自己的医术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而不计报酬所遵循的准则。他曾治疗一位患血崩日久的妇女,病征凶险,因病人生活拮据,无力购买所需药物,他不仅酬金分文不取,还解囊相助,使患者化险为夷,一时在乡邻间传为佳话。

    医生为人治病,要不畏劳苦,一心救治病人,李培生认为这是一个医生所应有的道德。他将这种高尚的医德带入家风之中,后人耳濡目染,深受其影响。李培生一生淡泊名利,生活清贫简朴,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却执意在家人搀扶下前往社区,捐赠人民币3000元给灾区人民。

    正是这种良好的家风,深深地影响了李家庚。作为名师名医,他的医德医术病患口碑相传,省内外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在他的诊室内外求诊者总是排起长队。望着长队和患者求助信任的表情,李家庚总是心中难安。一方面他望闻问切、倾其所能,另一方面总是尽量延长就诊时间。他对身边人常说,“多看一个病人,就少一分疾苦,我也就多一分心安”。李家庚年过六旬,长年累月的废寝忘食也让他落下了不少病根。可这些,并没有成为他耽误就诊、敷衍病者的借口。2003年李家庚被评为武汉市第二届抗癌好医生,2018年被评为湖北中医名师称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家庚积极参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制订,为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虽然功成名就,但李家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妻子黄玉云的大力支持。同为教师,行业虽不同,但是身为教师火热的心是相同的。黄玉云作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的创始人之一和负责人,先后促成了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2009年武汉科技大学获批正式成立德语专业,这与黄玉云的努力密不可分。正是黄玉云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让李家庚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热爱的中医事业。

    李家庚和黄玉云对于女儿李理的培养,体现出李氏家族的优秀家风和良好传统。在父母的熏陶和引导下,李理2009年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在武汉科技大学工作,亦从事教育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家三口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党员教师之家。她一直以父母为荣,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李氏家族数代行医,悬壶济世历百年,中医药的火种一代代传承下来,中医“和”的精髓在李家体现得一览无余。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四代人播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他们重教育、重家风,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更多的家庭,真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