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5日 星期三
情系西域 岁月如歌
——新疆陈樾一家三代的教育故事
本报记者 马朝宏

    陈樾的祖上是浙江吴兴大族。浙江-上海-北大荒-新疆,跟随时代的大潮,他和祖、父三代人几经辗转,最终扎根新疆。虽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境遇亦不同,但,他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教育。

    ————————————————

    年过半百的陈樾,虽是一名老教师,但总能和年轻的学生打成一片。

    他任教的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成绩不太好,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会玩手机、聊天……即便是听课,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集中。

    陈樾并不怪他们。他从不板着脸训他们,上课不照本宣科,甚至都不用教案,而是活学活用,结合自己的经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有意思的故事”,设法吸引学生听下去。

    有时候,陈樾还会暂时放下课本,与学生聊天,聊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和当下的热点话题,等看到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他瞅准时机来一句:“咱们言归正传。”接着讲课。

    享受与学生在一起

    一个教师想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前提必须是了解和读懂学生。早年,陈樾做班主任时,只要得知有家长来看孩子,他总会抽出时间和家长聊聊,了解孩子的更多情况,因此他对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特别了解。

    受父亲的影响,陈樾兴趣广泛,喜欢读书。所以,他总能找到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愿意花时间跟他们畅聊。他从心底疼这些孩子,有学生病了,他可以通宵在医院陪伴。

    然而,受学生欢迎的陈樾,临近退休时还是个“三无”老师——没有职称,没有荣誉,也不是党员。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父亲的严厉。

    陈樾的父亲陈泽原是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之一——新疆石河子市技工学校的创始校长。

    因为父亲的关系,陈樾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的照顾,反而失去了许多原本属于他的机会。

    父亲对他非常严格。陈樾至今清楚地记得,在他申请入党并得到有关部门同意之后,父亲对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必须对你严格要求,我认为你还没有达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父亲一句话,陈樾便失去了那次机会。

    1985年,陈樾在陕西财经学院进修,因为成绩突出,得到了去青岛工作的机会。父亲得知后,告诉他:“我是校长,如果自己的儿子都离开学校去别的地方,那我怎么留住其他人才?”于是,陈樾放弃了去青岛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石河子。

    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福利分房,陈樾本可以分到一套房子,但父亲坚持要把房子分给其他更需要的年轻人。

    父亲退休后,为了支持校办企业的发展,陈樾又到校办企业去工作,直到2006年才又回到他热爱的三尺讲台。其间,陈樾的幼子夭折、妻子重病……好多事情就这样错过了。

    说起当年支援边疆建设的人,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而陈樾似乎就是那个被献出去的子孙。而他的父亲,除了对他严格要求,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威望与权力为他谋取半点私利。

    “三无”的职业生涯算不得“如意”,但陈樾认为这些不如意也是他的人生财富。“如果没有在校办企业工作的丰富经历和复杂的人生阅历,我的课可能也不会讲得像现在这样博得学生的欢心。”陈樾讲的是经济学,“因为我在企业工作过,讲课中我经常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变得生动,有故事的话学生就喜欢听。”

    陈樾热爱教育,他享受站在讲台上,享受和学生在一起,他觉得这对一个教师来讲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他和父亲一模一样。

    在技工学校开设音乐班的校长

    陈樾的父亲陈泽原,17岁中学毕业后参军。1950年,被上海市保送到解放军武汉电讯工程专科学校(解放军第四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工程,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调到新疆石河子市,在新疆水利电力学校任教师。1981年,负责创办新疆石河子市技工学校。1985年兼任新疆技工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同时担任两所学校的校长。

    1950年,陈泽原留校成为一名助教。那时,他整天和学生在一起,跟班听课,批改作业,课堂辅导。他自己为学生创造“环境教学”——把公式、技术原理、图表绘制好后挂在教室墙上,学生可随时观看复习。他又将技术上的难题写成小卡片放在盒子里,让学生抽卡互答,隔两天宣布答案。这些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不久,在学生的呼吁下,陈泽原开始独立上课,成为留校学生中第一个走上讲台的人,当时年仅19岁。

    改革开放初期,陈泽原做了石河子技工学校的校长,虽然杂事很多,但他从来没脱离一线教学,还负责学校的“电工”“物理”“电气专业”等课程。白天上课,晚上他还会到自习室为学生解难答疑。他坚持每天早上起来跟学生一起出早操,10多年几乎从未中断。作为教师,他坚持和学生交朋友;作为校长,他关心教师,解决他们的职称评定及生活困难。因此,在他任职期间,石河子技工学校创造了辉煌——学校由500人的规模迅速扩展到3000人,创新各种办学形式,开设30多个专业;面向全国招聘优质师资,虽然扩招但依然保持了高质量办学。

    陈泽原认为,中级技工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必须具有技能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绝不能以简单的劳动岗位来设置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既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还要拥有较好的专业技能。所以,他开设的专业都特别成功。同行都说:“陈泽原是什么专业他都敢办,所以学校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

    早在1984年,石河子技工学校就开办了乐器木工班,学生一边学习音乐知识,一边学习乐器制作技术。后来陈泽原发现,3年时间学生很难学会乐器制作。但社会上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十分渴求音乐人才,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于是,学校开办了以音乐及表演为专业的音乐技工班。陈泽原发挥自己的专长,亲自开设“音乐欣赏课”。他白天忙学校管理,晚上加班写教案。在教学过程中,陈泽原越来越喜欢音乐,从人品和道德素养的高度来教育学生。

    学校还组织了一支文艺宣传队,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每到星期日,学校组织学生到石河子最热闹的街头排练节目,吸引广大市民围观。文艺宣传队多次参加新疆的各种演出活动,演出水平能与一些专业文艺单位相媲美。这些学生毕业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音乐班成为技工学校的王牌专业,毕业生中表现优异的比例特别高。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陈泽原印象最深的事情是石河子市技工学校十年校庆活动,全校师生协力同心,在历时5天的校庆活动中接待各级来宾将近200人。校庆期间,每天晚上都有师生的文艺演出,还举行了专项运动会及篮球比赛。

    因为工作出色,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泽原两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不仅专业上力求精进,陈泽原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集邮、文学、音乐、电影等都有所涉猎。虽然他成了一名电气专业的教师,属于工科,但他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都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切,与陈泽原小时候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风家教相关。

    三代七人从教,情系西域

    陈泽原的父亲陈宝骅,又名陈财夫,出身于浙江吴兴的名门望族。

    陈宝骅早年毕业于浙江纺织专科学校和上海法政学院,在黄埔军校政治部担任政治教官,受周恩来的领导,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后来他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陈宝骅曾担任教育部专员,为曾经旧时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陈泽原的母亲张恒桢,是陈宝骅在上海法政学院求学时的学妹。陈泽原回忆,小时候因为父亲比较忙,他们的教育主要是靠母亲。母亲亲自教授《古文观止》的场景,令他终生难忘。张恒桢出生富商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她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陈泽原小时候经常因为不好好读书受到母亲的惩罚。也因为母亲的教导,陈泽原的兄弟姐妹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

    1949年,陈宝骅全家都买好了去台湾的机票,但在革命先辈潘汉年的争取下,陈宝骅决定留下来建设新中国。1955年潘汉年被捕,陈宝骅受牵连入狱,直至20年后因病保释出狱,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因为父亲的原因,陈泽原一生总是选择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让自己接受最严酷的考验,勤恳努力工作。

    陈泽原的家人也都纷纷来到祖国的大西北,不约而同选择了教育。

    陈樾的叔叔、陈泽原的弟弟陈泽田,本来是可以以“照顾母亲”为由留在上海工作,但他自愿支持边疆建设,也跟随哥哥来到新疆,任教于石河子第一中学,30年站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不知苦与累,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为石河子市的教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陈樾的姑姑、陈泽原的妹妹陈泽翠,任教于西北民族大学,也从事教育工作30年,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曾探索“情感教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为本专业的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陈樾的奶奶张恒桢,解放后为了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把她名下的上海城隍庙多处房产无偿捐献给国家。她自食其力,成为上海市南市区小学一名人民教师。任教十几年,桃李满天下,直至退休。后来跟随儿子陈泽原来到新疆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陈樾的母亲吴宜生,于1961年顶着家里的巨大压力,从上海来到新疆石河子水利电力学校读书,后任教石河子市技工学校。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师生好评,特别是在她主管全校教材期间,没有出现一次失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也许是家风如此,陈家人在工作中都一丝不苟、不计名利,不管作出了什么成就,他们都往往选择默默无闻。

    陈樾觉得,做一个普通人挺好。但这个普通,是指不去特意追求名利,而是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热爱并敬畏。陈樾记得父亲陈泽原曾经告诉他:做一个老师要有六颗心——敬畏心、专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做到了,就是一个六星级的教师。

    陈樾经常自问:我做到了吗?他说自己只是初步做到了,距离完美还差得很远,还需要继续努力。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