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5日 星期三
将一份“永恒的事业”代代相传
——云南怒江王敏一门四代扎根西南“诲人不倦”
本报记者 黄 浩

    一家四代从事教育工作,前后已逾百年,共走出了8位教师。王敏所在的教育世家,祖父母均从教40余年,父亲带领学生修公路、建校舍,兢兢业业奉献一生。家庭的熏染让王敏从小就有了“教师梦”,她躬耕于幼儿教育事业,创新教育方式,用尽所学将薄弱园打造成优质园,书写了怒江学前教育界的华章。后来,女儿也选择了教育路……“四代躬耕黉门薪火相传,一心履践杏坛弦歌不辍”,是对他们一家人最好的写照。

    ——————————————————

    两年前,云南省怒江州直幼儿园园长王敏退休了。从教37年,从踏上教育岗位开始,王敏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教育是一份永恒的事业,也许航行终生也不能到达彼岸,但我愿意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一曲奉献之歌。”与同事告别时,王敏感慨地说。

    扎根杏坛,无悔奉献,缘于王敏一家人特有的“教师情结”。她有一个四代从事教育的大家庭,上至祖父母、父母,中有妹夫,下至女儿、女婿,四代人共走出了8位教师,一家四代人都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榜样引领做好引路人

    王敏一家人从事教育行业是从祖父母一代开始的。祖父王嗣顺曾任昆明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并于1926年创建昆明东方书店,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和传播文化;祖母钱秀英曾任昆明市第三幼儿园教师,在“文革”中遭打击去世,二老均从教40余年,甘洒热血,初心不改。

    父亲王德云曾在怒江和昆明的农校、职高做教师,并先后历任怒江州农村学校和昆明市呈贡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在怒江期间,为了改善学生生活和交通出行,王德云亲自测量距离,带领学生及周边群众在当时的碧江县城挖出了一条公路,后来这条公路被当地群众称为“德云公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王德云还自己学习放电影,利用周末时间给学生放映电影。回到昆明后,王德云根据政府要求,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昆明市呈贡县高级职业中学,并到处筹措资金,选取新校址建盖新校舍。王敏的母亲和媛作为呈贡县高级职业中学后勤工作人员,一直跟随丈夫辗转怒江、昆明两地,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因三代从教,1994年王德云一家被呈贡县委、县政府评为“教师世家”,并颁发了“教师世家光荣”牌匾。1995年,王德云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二老初心如磐,为教育事业辛苦付出一生,无怨无悔。无论是祖父祖母还是父亲母亲,他们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教育事业上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成为我从事教育的引路人。”王敏回忆起家族长辈动情地说。

    命中注定要成为教师

    祖父母及父母身上那股子对教育的热爱敬畏之情,让王敏在耳濡目染中对教师职业早早就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那个车马都很慢的年代,在那个一生也许只能做一件事的年代,在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似乎都是要成为教师的,没有意外。”王敏一直觉得,自己冥冥之中就注定要成为教师。而初中毕业后,她也毅然选择了报考怒江州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教师。

    1982年7月毕业后,王敏被分配到怒江州第一幼儿园任教。就这样,带着先辈的嘱托和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她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当时怒江州第一幼儿园条件艰苦、教师紧缺。王敏还记得,刚到任时怒江州第一幼儿园筹建工作尚未完成。白天,她和两位同事头顶烈日,在坡度近60度的100多个台阶上来回搬运,将一张张课桌、一条条板凳背到教室;晚上又不知疲倦地认真备课、刻苦钻研……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创业,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从事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王敏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92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克服重重困难考入了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脱产学习两年。回园后,她把所学用到教育教学中。由于方法得当,教育效果显著,一年后王敏被任命为怒江州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副园长。

    面对工作角色的改变,王敏更是废寝忘食地工作,每天第一个到园最后一个回家。她把自己家中繁杂的家务留给了体弱多病的丈夫,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上有公婆、下有两个年幼女儿的人。不久,由于工作出色,组织又任命王敏去当“救火队长”,担任怒江州第二幼儿园园长。当时第二幼儿园由于建园时间短、地理位置偏、办园条件差,许多家长都想将孩子转到第一幼儿园。州教育局曾几次安排人员到第二幼儿园担任园长,但是谁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困难面前王敏没有退却,她不讲任何条件就担起了这个担子。

    去第二幼儿园报到的第一天,王敏看到的是士气低沉的教师、听到的是周围家长的指责和家长提出申请转园的种种理由……她心情沉重,暗暗下定决心扭转局面。从那时开始,工作中王敏经常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并到相关部门申请资金努力改善办园条件。经过一年的努力,怒江州第二幼儿园被云南省教育部门评估认定为“云南省一级幼儿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幼儿园办园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园幼儿人数也从100多人增加到300多人,怒江州第二幼儿园冲出了低谷,打开了局面,迈上了新台阶。

    2002年12月,怒江州第一幼儿园与怒江州第二幼儿园合并为怒江州直幼儿园,上级组织又一次委以王敏重任,让她挑起了有两个教学点、教职工90多人、在园幼儿800多名的怒江州直幼儿园园长的重担。两园合并后,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但面对这一切王敏始终尽心尽力,不断打破瓶颈,把怒江州直幼儿园带上了新的高度。

    蹚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怒江州直幼儿园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作为园长,王敏意识到,不能故步自封,她开始研究强化管理,并结合实际逐渐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敏带领教师为幼儿园的发展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如面对2007年幼儿园启动临街综合楼建设时460万元的债务,有效解决了园舍紧缺的困难。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园长,王敏带领班子立足实际,建章立制,为幼儿园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比如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她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教工互评、家长评价的模式,并将评价各类人员德能勤绩考核结果公开,充分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在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王敏还带领教职工结合怒江实际打造教学特色。她们利用周边少数民族及乡土资源,把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通过歌舞、绘画等方式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让幼儿从小感受本地文化;开创了“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升”为模式的园本研训活动,特点鲜明、成效显著。王敏在退休前也已完成国家级课题两个、省立项课题两个、州级课题两个。

    “事事做来都是情,十年辛苦不寻常”。王敏以“勇于进取、大胆改革、拼搏务实”的精神,用自己的言行演绎着一曲奉献之歌,书写着从事幼儿教育工作37载的无悔人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也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当老师”的种子似乎很早就种在了王敏女儿张印映的心田——当问及她长大后要做什么时,张印映总是很笃定地说自己长大了要当一名教师。王敏还记得,女儿小时候放学回到家,一做完作业就拿着一块小黑板、一根小木棍,聚集起院子里的小伙伴,不管是比她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都乖乖地坐在院子里听她上课。张印映总是有模有样地拿着“教鞭”和粉笔,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给小伙伴“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从小就憧憬着要做老师的张印映高中毕业报考大学志愿时,她选择了师范专业,最终被云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2009年6月毕业后,在招教考试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进入怒江州民族中学。

    大学毕业的张印映,刚参加工作就担起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以及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她尽心尽责、团结同事、关心学生。2009年12月受“H1N1”流感影响,学校封校。张印映在这段时间不仅要给生病的学生送食物,还要安抚所有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就这样,她每天在校园里来来回回不少于10公里,晚上还要轮流值班。流感结束后,学生们在课堂上称张印映为“张老师”,课后都称呼她为“大姐”,与她变得亲密无间。

    2011年底,张印映身怀六甲,当时她是高三年级的任课教师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张印映决定坚持到最后,一直带完这一届学生才回家待产。最终她所带班级的高考成绩在学校位居第二。她本人曾先后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团员”等荣誉。

    2013年,张印映被调到怒江州教育局工作,先后在计财科、办公室、电教馆、招生办、教科院等多个岗位历练,现在已担任怒江州教科院副院长、怒江州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但她依然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张印映和丈夫何汝江就是在怒江州民族中学任教时认识的。1984年12月出生的何汝江,工作以来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行政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所带班级成绩都名列前茅,带过五届高三成绩均为全州第一。

    “四代躬耕黉门薪火相传 ,一心履践杏坛弦歌不辍”。白云苍狗间,王敏一家四代人从事教育已逾百年。一直以来,他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恪守着教真育爱的信念,坚守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换来了内心的充实与自豪,在拼尽全力的耕耘中收获了满园的桃李芬芳。

    “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一教育世家最浓厚的情结,也是我们一家人对社会最大的价值和贡献。”王敏说。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