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主编手记
新时代 乡村教育的新优势
王占伟

    一提到乡村教育,不少人联想到的往往是封闭落后、师生流失、缺乏生机等负面现象。的确,这些现象是存在的,但现象背后的正向机遇被忽略了。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如果仅仅基于乡村教育的负向认知,就很难搞好乡村教育变革。推进新时代乡村教育变革首先需要来一场认知突围。

    乡村是教育变革的“蓝海”。经常行走于乡村学校,我曾经问一些乡村校长一个问题:“你们学校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我校教师团结向上”“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劳动课程资源丰富”……这些回答都有道理,但没有抓住核心。在我看来,其最大优势是乡村学校。

    在大规模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新时代的中国呼唤乡村教育变革的典范,但综观教育行业很难发现这样的标杆。所以就一所学校的时代价值和品牌影响力而言,与大城市中小学校相比,乡村学校走向全国、引领行业所需要的成本要低得多。

    乡村学校的教育变革必须走自己的路,要“换个方向做第一”,而不能一味跟着城市学校跑。在“双减”背景下,乡村学校在耕作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等方面独具优势,在任何一个方面深入推进,都能相对容易地成为行业典范。

    乡村是儿童生长的“天堂”。儿童的生命成长是身体、感觉、认知、情绪、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成长。就现实而言,我们往往过于注重认知的成长,过早地教孩子学习知识,而相对忽略了感觉、情绪、心理方面的成长。其中,感觉居于更基础、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感觉是一切复杂心理现象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发展儿童感觉能力的重要资源是大自然。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这样描述开启她整个世界的一件事: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荡漾,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的奥秘。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海伦·凯勒的案例启示我们:有位异常重要且不用花钱的教育大师——大自然,被我们忽略了。距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是乡村,乡村的特性与儿童的天性是吻合的。所以,乡村是儿童教育和生活的天堂,是进行自然教育的最好环境。如果在生命生长的关键期,我们忽视了儿童与自然的充分链接,就会充满善意地拿走儿童生命中珍贵的东西。

    乡村是工业文明的“解药”。乡村真的“代表过去,没有希望”吗?放在不同的文明阶段,答案是不同的。人类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绝不仅仅意味着环境污染治理,而是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源治理之路。这就需要重新解读中国乡村文明,创造东方生活范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对此,有专家提出乡村“逢工业文明则衰,遇生态文明则兴;乡村振兴的目的不是要我们拯救乡村,而是要让乡村拯救我们、拯救世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乡村成本低、资源丰、效果好、优势大。如果乡村学校能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来设计、规划改革路径,就能创生支撑生态文明的教育样态,进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赢得未来。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