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星期三
教学设计
民间故事里的思辨教学
——以《牛郎织女》教学为例
杨冬梅

    《牛郎织女》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大家似乎从未怀疑过其原型。但果真如此吗?这个神话是怎么演变的?人们为什么要去改编这已深入人心的故事?我们来看万物启蒙课程研究院钱锋老师以概念“原因”驱动的问思辨教学,站在跨时空的角度解构这个故事的前世今生。

    还原故事的原本样态。学生大多数都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争取爱情自由,捍卫婚姻和家庭幸福、对抗封建势力的典型,从未怀疑过这个故事一开始并非如此。“最早的时候牛郎、织女就是两颗星,牛郎也是天上的神,但是后来怎么就变成地上的人呢?至于王母、老牛一概没有,只有那条银河。”一石激浪,钱老师这一问犹如在学生平静的思维水面上投石,瞬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解剖故事的演变历程。如何打开学生思维,改变固有认知呢?

    钱老师聚焦概念“联系”,围绕“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么演变的”这一核心问题,在质疑与思辨中探寻故事变化形成的源流。通过梳理比较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1955年叶圣陶版《牛郎织女》与汉代《古诗十九首》、南北朝殷芸的《牛郎织女》、元代《二十四孝图》、明代《山堂肆考》、1951年《天河配》,让学生从牛郎身份、织女身份、重要的相同情节、重要的不同情节、结局、你喜欢哪一个版本几个方面一一提炼,追根溯源。

    一张张探究单,在各组协同学习中,学生努力将耳熟能详但实则经历了多轮改编的传说进行深刻剖析,寻找到每一个时期故事背后的特点。学生在同中求异中发现其特点——牛郎的身份有天上的神、人间的孝子、少年书生、官员,织女的身份都是天上的神,只有叶圣陶先生版本的故事出现了孩子;学生在异中求同中探索出规律——在跨越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随着这个神话故事的流传,故事的许多地方都被添枝加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955年叶圣陶版本是这些版本的一个合并,保留了口口相传故事的基本框架,在众多故事版本中最受欢迎。

    从打破到重塑的蜕变。神话故事复杂的演变过程得以诠释,学生在恍然大悟中认识到自己读到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原型。这一颠覆性的认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兴奋度:“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改编神话?”这一问学生显然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读。钱老师在学生一筹莫展的缺口处加以引导,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羽衣女》《二十四孝图》、节选的《董永变文》。对3篇材料的分析,是以问题链的形式切向思辨,指向探究,直叩人心——

    牛郎是忠厚孝子还是强盗窃贼?

    如果你是牛郎,要不要去扣留能飞的羽衣女?

    织女是自由飞鸟还是人间贤母?

    如果你是织女,要不要穿上能飞的羽衣重返天庭?

    孩子是希望父母双全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如果你是他们的孩子,要不要扣留那件羽衣?

    钱老师将讨论的焦点聚向牛郎、织女的变化,使学生的认知与材料呈现的内容观点明确化,让他们置身于牛郎、织女、孩子心理的冲突与矛盾的漩涡中。学生贴近文本,成为课堂的真正在场者,不断审视“牛郎”“织女”两个角色,大家彼此成为镜像,理解充盈着思维的张力,在一波三折的思辨交锋中,故事改编背后的原因越来越清晰——无论是牛郎、织女还是孩子的三重选择,都代表了人性的一部分:自由、囚禁、自私、独立、平等……

    在“狭路相逢”和“针尖对麦芒”中,学生思维的篝火喷薄而出,与“牛郎是忠厚孝子还是强盗窃贼”进行焦点访谈——牛郎的这一件皮代表了自私,与“织女是自由飞鸟还是人间贤母”展开矛盾交锋——织女的这一件衣服代表了自由,与“孩子是希望父母双全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发起冲突碰撞——当一件自私的皮去求一件织女的衣服时,故事在潜意识表达我们这个民族的共性心理。此时,透过这些故事,学生能够看到牛郎皮、织女衣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的伦理的外套,包括伦理纲常、道德取向、善恶态度。

    如此进阶学习,学生对每个版本背后人们编故事的心理有了触摸和思考,从而解剖出神话故事背后的中国人编这个故事的心理——当时人们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美好愿望与现实发生矛盾,老百姓希望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在他们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来帮助他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故事经过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成为今天民间故事的经典。

    这样打开时空格局的探究学习张力十足,勾勒出一个故事演变的宏阔时空背景。在概念“原因”驱动的问思辨教学中,跌宕起伏的学习历程还原了中国民间故事原型的形成经过,帮助学生打开了一扇民间故事的学习之窗。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两江新区重光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