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星期三
关键人物
那些记忆中的师者
徐 淳

    去年9月开学典礼上,一位身着北京五中校服的女士向全体师生致辞。她就是北京五中教育集团的新当家人王蕾。北京五中是王蕾的母校,阔别32年后她回母校执掌帅印。少年的她在这里成长,中年的她回到这里反哺学校。致辞中,王蕾提出“教师要有师者情怀,要做中国先生”。

    什么是师者情怀?怎样才称得上是中国先生?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些人的身影……

    刚工作时,我在暑假带学生学农,与学校司机金文才师傅住在一个房间。我向金师傅询问已经退休的吴昌顺老校长有什么特别之处。金师傅笑呵呵地说,给你举两个例子吧,许多学校都曾请吴校长做报告,见到对方时,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您这里有司机师傅休息的地方吗”。冬天时送吴校长开会,如果没有司机休息的地方,他下车前总会对我说“开着空调啊,别怕费油”。

    何为师者?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立德树人。树人者,必须眼里有人,心中有人。什么是人?“仁者人也”。

    多年前,校园清晨最早亮起的一定是语文组的那一盏灯。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能听到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那是我的师傅梁捷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师傅说她不是聪明人,只能说还算用功。

    2004年10月19日,师傅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那天她衣着庄重,神情肃穆,语气略显低沉。在介绍了写作背景后,她配乐背诵了整篇文章。全文2300多字,她背诵得动情,所有人都被她感染了。那一年,她59岁。下课前师傅说:“今天是鲁迅先生的忌日。”这就是充满生命的教育,这样的学习经历让人永生难忘。

    一次,学校邀请校友肖复兴先生给学生讲座,我提前让学生阅读肖先生的作品,然后每人给肖先生写一封信。肖先生看了这些信后联系我说:“昨天看完学生写的那些信,非常感动。同学们真挚又纯真的表达,对学习认真而热情的向往,让我想起久违的青春时代。请替我谢谢他们。他们的这些信让我感到格外温暖。我去过很多学校讲课,没见过一所学校有这样认真准备、这样细致对待的,所以也要谢谢你,学生遇见你这样一位老师是幸运的。”

    前辈的谆谆教诲我不会忘记,那些平凡岗位上的教育同人也一样令人钦佩。

    有那样一个人,他高高的个子,总是笑呵呵的,干起活来从不惜力,我常找他印卷子。他技法娴熟——双手握住卷子,一戳、再一戳,参差不齐的卷子瞬间整整齐齐。看他印卷子是一种享受。

    他喜欢音乐,热爱生活,每次走进文印室,屋里总放着音乐。学生时代,他在这里读书,毕业后留校工作,一辈子没离开过学校。他对工作、生活永远都充满了热情,身上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劲头儿。他是文印室的肖德宽老师。

    何为师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即使学生走出校门,也抹不掉母校赋予的底色。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是我校毕业生,学校每次举办戏剧节他都欣然出席。前年岁末,我到童先生家拜访,当说起他的高三语文老师李慕白时,他依旧心存感激——他的第一篇影评就是在李慕白的指导下写成的。

    陶行知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想,李慕白先生若还健在,一定会获得“最大的快乐”。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第五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