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2021区域课改十大样本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改革创新风起云涌。这一年,“双减”成为年度热词,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区域教育主政者结合区域实际作出了诸多探索,收获颇丰。2021年已进入尾声,我们梳理盘点十个区域的典型经验,是介绍也是鼓励,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更多更美教育的可能。

    ————————————————————

    辽宁:用“智慧链”化解“双减”“矛盾串”

    面对课业减负与素养提质、教师减负与教育提质、经济减负与生命提质等“矛盾串”,辽宁省教育厅在“减”的同时,逐渐建构出“加”“乘”“除”的“双减”“智慧链”。

    创新“减”。全省所有在职中小学教师签订承诺书,承诺签订率达100%。与教师承诺制配套,辽宁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为落实“双减”的突破口,发挥教研团队的作用实现团队作战,在为作业“瘦身”的同时提升作业的含金量。

    智慧“加”。当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减下去了,学校教育在什么地方补上去、加上去?辽宁省要求各地学校在提高服务品质上做文章,在作业答疑辅导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品质化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科普、体育、艺术、阅读、劳动等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注重“乘”。不仅要守好底线,而且要放大教育常识,重塑政校关系,培育优质教育成果。减负提质的根本在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成为辽宁推进“双减”的不二选择。

    源头“除”。让家长成为同盟军而不是阻力,是辽宁推进“双减”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家长学校成为家校连接的纽带,在“双减”推进过程中,不仅巧妙化解诸多矛盾,而且有效弱化了部分家长的功利心。不仅如此,辽宁省教育厅还利用省内红色资源优势评选出首批优秀研学实践基地50个,很好地为学校、家长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课程支撑。

    (本报10月20日第863期报道)

    广东深圳罗湖区:以党建促课改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教育积淀深厚的“教育强区”,罗湖区如何继续以“敢为人先”的领创精神,建设新时代课改示范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建设中,党建引领如何与业务提升深度融合,书写年轻城市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顶层设计与人事改革协奏,党建促课改行得稳。党建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有了党组织的先锋引领,就有了稳定改革的持续深化和生动鲜活的榜样示范;而人事和干部队伍建设,则成为出彩的党建和干事创业的新局面强有力的支撑。此间,党建引领为罗湖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红色”效应和头雁效应更加凸显,也让党员先锋价值和基层党组织更具活力,更好实现了党建引领专业发展。

    专业引领与业务助推并重,党建促课改做得实。以课题为引领,以实验校和业务骨干为先锋,在承继此前区域课改探索的基础上,罗湖区各学校根据发展情况,或建立课改机制护航,或强化党建融合示范,或借力信息技术提升,或引进专家团队助力,在专业引领与业务助推中迅速做实课改。

    课改主张与育人价值共振,党建促课改走得远。在罗湖区,越来越多的课改学校深耕课堂,让“思乐课堂”理念变成学生成长的价值引领,让课改成果辐射引领更多学校发展。截至目前,罗湖区以党建推动课改的成效已经凸显,引起同行和社会的关注,系列展示活动获得高度认可。

    (本报5月19日第846期报道)

    山东夏津县:“共同体”重塑区域教育发展格局

    山东省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全域所辖学校乡镇占比大,优质资源聚合效应弱,如何整合、重组现有资源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进而搅动一方教育发展,夏津教育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在全县组建四个共同体,把原本松散、零星的资源进行重组,构建了引领全县教育向前发展的“动车组”,每一组在盘活资源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紧密、互助、共享的“小生态”,进而重构出一方教育的“大生态”。

    组建校长成长共同体。2020年,夏津县开创性组建了“校长成长学校”。校长成长学校有效解决了校长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为校长搭建了展示交流、发现典型、树立榜样的平台,实现了互学互促、共同成长。

    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针对县域教研存在的诸多问题,2019年夏津县启动了学科教研中心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夏津县组建了29个学科教研中心,汇集全县280多名“高精尖”教师,构建了以县教研室为核心、以各学科教研中心为基地的“一心多元教研体系”,构建了县、乡、校三级教研共同体。

    组建家校协作共同体。针对家校沟通边缘化、形式化和家校共育有效性差、专业度不够的问题,夏津县组建家校共育研究中心,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共育体系。如今,家校共育研究中心成员已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从2010年开始,夏津县就成立了西部教育联盟,以县实验小学为龙头进行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试点。联盟针对乡镇学校的需求定制“菜单”,在做好常规教师流动、跟岗研修、送教下乡的同时,针对不同学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菜单”。

    (本报11月3日第865期报道)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三化”构建课后服务高质量体系

    引进平台,让课后服务智能化。为做好课后服务,航空港区管委会每年拿出4000多万元用于补贴参与课后服务的一线教师,并在郑州市率先引入课后服务大数据管理平台——“课程之家”,对全区各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实时监管。大数据管理平台从特色课程育人目标确立、课后服务方案制订、具体实施、活动记录、结果呈现等多个维度对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管控,做到服务前上报方案、课程表和服务费用,服务中实行参与教师按位置打卡和上传服务过程性记录,服务后系统自动计算教师服务费和生成过程性档案资料,做到参与服务有记录、有签名、有监督,翔实准确,公开透明,切实筑起了民生教育工程的幸福屏障。

    多元选课,让课后服务自主化。在课后服务实施中,航空港区引导各学校贯彻“自主”原则,让学生自主选课、自主管理、自我体验。自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许多学校推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特色课程,让自己的童年既快乐又有质量。

    提升认知,让就餐“食育”化。午餐不仅是“舌尖上的事儿”,更是多元的食育课程。许多学校开设“多元食育讲堂”,从知识传授到动手实践,从饮食观念普及到健康美食制作,给予师生不一样的“多重营养”;餐厅的师傅也纷纷走上讲台,为师生开设别开生面的“健康课”,教师生怎样平衡膳食,确保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本报2月3日第833期报道)

    吉林延吉市: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吉林省延吉市教育局以“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跟党走”为主题开展党旗传递活动。一时间,从城市到农村、从小学到中学、从学生到家长、从校内到校外,涵盖全市所有学校的党旗传递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掀起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时代在发展,如何把抽象的党史学习教育具象化,以学生能接受、易接受的方式学习党史,延吉市教育人从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

    着眼于党的历史关键节点和时代使命,延吉市教育局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时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永葆爱党情怀”为主题的党旗传递活动;在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之际,开展了“新时代,新征程,高举党旗砥砺前行”的党旗传递活动;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了第三次党旗传递活动。

    传递党旗,是一次大型的党史国情教育。基于此,延吉市教育局在党旗传递活动的主题设计上,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西柏坡会议等党的发展历史关键节点确定主题,各学校再围绕市教育局确定的主题设计符合校情、学情的党史学习教育。从区域到学校再到班级,从上到下层层剥笋般让党史学习教育次第展开。

    (本报6月16日第850期报道)

    江西:“红色文化教育”呈燎原之势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红色文化教育,要贯穿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江西省力求从教材上正方向、在课程设置中保质量、在活动中促成效,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双平台模式厚植爱国主义基因,凸显红色文化。

    如何打破说教壁垒,让红色文化教育落地入心,实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近年来江西省教育厅与新华社联合开展中小学生“追寻红色足迹”活动,通过开展征集主题征文、研学方案设计和实地研学等形式,广泛动员学生在线参观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平台或到实地考察,同时组织获奖学生代表集中开展线下研学,实现“线上云游、线下研学”双平台红色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江西持续开展“红色、绿色、古色”三项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征文、创作书画作品、拍摄劳动视频、讲述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深入挖掘江西特有的红色资源、生态文明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学一些赣文化、走一段研学路、做一件公益事,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每年都有逾300多万名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教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本报3月17日第837期报道)

    湖南宁远县:课堂教学改革再出发

    湖南省宁远县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9年,县教育局就提出“学”“议”“评”“练”四环节教学法,经过十余年实践与探索,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四环节”教学法搅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池春水,但十余年的实践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疲了、学生厌了,“人到半山路更陡”,宁远县教育局综合考量,继续以宁远三中、宁远九中、德源小学为试点校,引进株洲景弘中学课改团队,一场“一拉三”的课改孵化在宁远县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如今,在3所试点学校,乡镇和相邻其他县区的兄弟学校开始频繁上门取经。3所试点学校的课改强劲势头让宁远教育人有了新思考:能不能实现“三拖九”,以试点校带动整个区域课改向纵深发展?给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优秀经验在区域内实现再孵化,这样就能形成区域推进课改的“内循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不仅如此,宁远县教育局在全县遴选课改教师组建课改专家库,首批成员共50人,主要来自3所课改试点校。在选聘过程中,县教育局坚持打破“唯职称”“唯学历”“唯帽子”的传统做法,让有课改经验、热情的教师入选,进而让更多的教师看到县教育局推进课改的决心。

    (本报5月5日第844期报道)

    浙江杭州临安区:以天目少年思政学院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2020年12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举行天目少年思政学院成立仪式暨全区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会,正式开启聚焦思政教育、打造临安育人品牌的全新尝试。从建立天目少年思政学院之初,临安区委、区政府就以极大的决心和力度让这个机构“实”起来:成立全区“天目少年思政学院”建设领导小组,由临安区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将“天目少年思政学院”列为临安2021年度区领导数字化改革领衔项目,由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赛文领衔推进;制定20余个部门和18个镇(街道)任务清单,强化建设综合考评赋分,用好考核“指挥棒”。

    更重要的是,瞄准思政教育的硬骨头,针对阵地如何打造、教材如何编写、队伍如何建设、评价如何实施这些热点难点问题,临安区用优化顶层设计、创新联动机制给出答案。

    是另起炉灶重新搞一套“思政教育”,还是守正创新,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各学校校长不约而同选择了后者。在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各学校开始探索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程。半年时间,20所试点学校的成果已经丰硕。

    未来,天目少年思政学院将以全社会关注、全课程融入、全方位推进三方面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机制。接下来临安区将以20所试点校为基础,计划到今年底培育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0个、临安区特色思政学院20个、区级以上优秀教师30名,持续推进全区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努力实现思政学院全区覆盖。

    (本报6月23日第851期报道)

    重庆彭水县:“三三”策略打造区域美育品牌

    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薄弱,但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简称“彭水县”)教委化劣势为优势,结合山区实际,狠抓美术教育,根据“健康审美、创新思维、家国情怀”的美术课程育人目标,提出“开发乡土美术资源,享受校本艺术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美术资源,本着“不花钱”“少花钱”的原则,开发利用当地文化美术资源,走出一条“根植并夯实本土视觉艺术文化,享受山区校本艺术教育提质增效”的边远贫困山区特色美育之路。

    彭水县教委以“根植乡土,面向全体,关注‘末端’”为原则,以“土洋结合,教研结合,示范引领,政策保障”为抓手,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逐步提升”战略,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区域美育品牌。彭水县美育的深入实施使学生审美素养及自信显著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目前已有33所美术特色项目学校。

    (本报7月14日第854期报道)

    江苏海安县:32年坚持教师群体异地支教不停步

    江苏海安地处东部沿海,教育理念先进;云南宁蒗地处西部,教育积贫积弱。两地无论经济发展还是教育体量都不在一个量级,但因为教育的一纸协议搭建起两地共建的桥梁。

    1988年4月,江苏省海安县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签署《海安县与宁蒗县教育合作协定书》,从两地地名中各取一个字兴办“宁海中学”,开启了海安教师连续32年群体支教的“宁海模式”。

    宁蒗和海安教育牵手源于两地优质资源的互惠,“木材换人才”是最初的动因。但是,从海安教师踏上宁蒗热土开始,他们就牢牢地把自己与宁蒗民族同胞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以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共进,他们从心底响亮地喊出了“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

    正因为如此,海安支教教师的目光不仅在教育上、在学校里。针对宁蒗多民族聚居的文化差异,他们聚合教育力量建立了校外辅导员制度,把诸如摩梭村村主任等各族、各部门有威望的人请进校园共商教育大计。为了真正了解宁蒗风土人情,他们30年如一日坚持家访制度。虽然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但他们始终紧握这根感情的纽带,有的义务为老百姓修家电、带徒弟,有的从家乡募集资金资助当地贫困百姓,有的成立奖励基金为孩子成长助力……

    32年、10个轮回、286位教师,海安支教教师群体用坚韧和大爱改变着一代代孩子的命运,书写着海安教育人的传奇。

    (本报1月20日第831期报道)

    (本报记者 孙和保/综合整理)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