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9日 星期三
新论

    教学设计中的UbD模式

    上海筑桥实验小学教师刘秀丽在微信公号“第一教育”撰文,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于1998年提出“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模式。该模式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理解”和“逆向设计”。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这才能产生真正的持久的理解,而持久的“理解”是教学的最终目标。逆向设计是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然后再设计出适合的教学行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设计。

    UbD的教学设计是从单元出发,而不是从单一的课文出发,这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跳出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有了大局观。在UbD教学设计中,理解的重要特性是可迁移性。而我们坚持的是“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学校希望孩子能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用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评课中存在的误区

    浙江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在《好课多磨》一书中撰文,教研员担任着学科教学的指导和研究工作,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是课程实施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许多教研员受自身经验和传统惯性的影响,不同的教研员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对同一节课会有“好得很”与“糟得很”的巨大反差,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尤其是由来已久的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并未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这与广大教研员对公开课的听评课中价值判断有关。一旦公开课不尽如人意,评课者就面临两难选择:是站在听课教师的立场把公开课进行客观剖析,还是站在执教教师的立场避重就轻呢?许多教研员往往选择后者,评课似乎有一条潜规则,优点要谈具体,缺点要务虚,点到为止,很少顾及课堂上学生的感受。即使听到的是好课,教师也不清楚这节课背后隐藏的原理。所以,许多教师还是处于“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学校一动不动”的状态。

    公开课的七种武器

    南明教育集团总校长干国祥在《教师之友》撰文,有人说,公开课是“表演的艺术”。优美的嗓音、迷人的姿态、漂亮的板书是公开课的三项基本功。虽然十余年不上公开课了,但什么导入的艺术、板书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小结的艺术……我都深谙其中的奥妙。十多年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总结了上公开课的“七种武器”:一是课前故事,二是课件,三是朗读秀,四是电影剪辑,五是论辩,六是文本解读,七是应变,无招之招。

    说到底,“技术”毕竟是个中性词,或者说是个褒义词,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现实的难题。技术无罪,正如刀无罪,剑无罪——尽管名刀宝剑也可能沦为“凶器”。然而,正如人在制造工具的同时工具也在改造着人类。当“技术”与“主义”结合上升为“技术主义”的时候,我们就可能会因此而遗忘课堂与教育的本义:师生生活在一起,彼此带来希望、幸福与挑战。超越技术的是持续关注技术为之服务的本来目的:在课堂上人的幸福与成长。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简洁或者更复杂的途径,可以抵达这一目的?

    (伊哲辑)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