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9日 星期三
教学反思
在思辨中寻得陌路花开
杨冬梅

    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提升,缺乏思维训练。有没有另外的一种可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展现思辨的样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可能?

    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如何上出新意?我决定尝试采用概念驱动的“问思辨教学”。

    在文本中行走,让思维的目标聚焦

    《跳水》一文安排在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从单元的“双线组元”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核心是借助故事及人物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文中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学生思辨力的培养一定是基于对文本的研读,在对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的解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理解与思考。

    要聚焦人物,到底谁是故事的主人公?这篇课文一定会产生船长和孩子的双重歧义,很容易把船长判断为文中的主人公。如果循着船长这条线,教学一定是以体验情感、体会船长品质来组织教学,学生得到的启发是一个“沉着冷静”“处事机智”的船长,收获的是扁平、苍白、一望而知的结果。

    到底谁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

    从课文内容来分析,前半部分讲水手、猴子与孩子发生的事,后半部分说船长和孩子的事,通篇孩子一以贯之;从课文的笔墨、中心来说,《跳水》是一篇小说,小说讲人物、环境,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主人公的笔墨到处都有看得见的着落,只有孩子是一直在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与这个孩子有关,主线非常清楚;在教师用书中,教学建议的第一点、第二点教学目标全部聚焦孩子。细细品读,文中的少年才是整篇课文的核心。作者将一个从最初不顾后果、意气用事到后来勇敢一跳的成长中的少年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中另一个人物船长,被安排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场,目的是加深读者对其认识和对整件事意义的理解,船长只是侧面的一个力量而已,不能成为主角。

    既然读到了小说中的孩子,如何设计以儿童为主的思辨课?我通过师生溯源人物的思维过程,将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组织、体会人物品质、内容呈现和主题深化有机结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以支架为依托,让思维得以攀岩

    以问题驱动学习,必然带来思维的革新。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想的”?怎样让学生看见思维的变化过程?课堂上,我把小说中孩子、船长内心活动的经历梳理成具体明确的“学习思维”——导学单。

    讨论“船长为什么拿枪指着命悬一线的孩子命令他跳水”这一环节,学生在明白危机时刻,船长与少年的不同表现后,我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3秒”这个细节。结合导学单,先分析3秒间船长可能设想哪些会出现的情况?引导学生站在船长的角度分析有利、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设想救孩子的多种方案。学生在质疑、辩论、求证中开始发现营救孩子的多种方法,只有船长的办法是最有利的原因。接着话题一转“3秒内,这么多方案船长来得及想吗”?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船长的果敢形象跃然纸上,为接下来3秒间孩子纵身跳水埋下伏笔。

    导学单将船长当时内心轨迹的过程明晰地呈现出来,为学生搭建了“思维之梯”。这一不同常态学习的认知自然而不留痕迹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故事的危急时刻,在文本深处,学生的心与文中孩子的心在跨越的时空中相互碰撞。

    以问题为驱动,让思维螺旋上升

    思辨能激活深层思维。课堂中,基础思维关注什么?学生的高阶思维如何打开?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从探究“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一步步陷入险境”,到思考“孩子已命悬一线、危在旦夕,船长为什么拿枪命令他跳水”,到思辨“在最后3秒船长救下孩子,你认为是孩子偶然存活还是父子长期相处间的默契、信任”,最后辩论“你认为小说原来的结尾应该删掉还是保留”,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或问或导,螺旋上升,层层深入,学生的好奇心一次次被打开,探究欲越来越强烈。

    我欣喜于通过《跳水》一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思辨中寻得陌路花开,不断向思维纵深处开掘,让他们享受到问思辨教学带来的愉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两江新区重光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