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中国教师报 广东省博罗县泰学小学 联合主办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章可循”
本报记者 金 锐 康 丽

    开栏的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学校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其中的育人要素。为了推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教师报与广东省博罗县泰学小学特别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专栏,通过深度访谈、样本展示等方式,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和成果。

    ————————————————

    202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简称《指南》),2022年颁布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贯彻了《指南》精神。一线教师和学校应该如何落实《指南》精神,如何更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指南》的主要起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湘平。

    为中小学课程开发提供直接指导

    中国教师报:2021年,教育部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您曾经说这份《指南》堪称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2.0版本”,请您详细解读一下两份文件的内容和关系。

    沈湘平:这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他们的本质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否则就不构成一体关系;第二,“2.0版本”就意味着比原来更进一步,是在原来版本基础上的演进升级。

    从一脉相承的角度来看,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央也出台了涉及相关内容的文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相关精神,呼应时代的需要尤其是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两个文件一致的初衷。2014年的《纲要》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角度归纳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这在《指南》中也继承了下来,即强调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此外,要求注重学段之间的递进关系、学科之间的协调关系等,这些都是两份文件中相同的精神。

    从演进升级的角度来看,除了一些最新精神、政策的与时俱进之外,如果说2014年的文件更多侧重回应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需要,即社会希望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到了2021年背景就有所不同了,我们需要更多告诉学校和教师,究竟怎样更加精准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需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课程、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等等。归结起来,我们特别需要回应的是:许多一线教师、教研员希望有一个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准指导,吃下“定心丸”,拿到“路线图”和“指南针”。在这个背景下,《指南》就成了一份应运而生的文件——既与时俱进地贯彻中央的最新要求,又呼应社会的需要,更是为中小学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提供直接指导。

    中国教师报:《指南》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应该增强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那么,《指南》颁布一年多以来,各地学校的落实情况如何?

    沈湘平:其实,许多学校很早就开始自发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也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整体设计不够、系统性不强、存在碎片化倾向等。从宏观来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内容选择精糟不分,甚至有些教学内容恰恰是我们应该反对的东西,这就非常麻烦,也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更加规范。

    另外一个就是普遍存在重形式、轻素养的问题。有些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丰富,但是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在习惯、素养等方面有没有改变,反而不够重视。其实,学校更应该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否真正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指南》的出台,加强了顶层设计,确实有利于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不过,一年多的落实效果如何,虽然我们没有很详细的调研数据,但总体感觉还是有些迟缓,不少学校、教师目前还处于一种观望态度,没有进入实际实施这一步。

    以前说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大多会想到是由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师来完成的。那么,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系吗?如果现在去做一个调查,我想这些学科的许多教师还是会认为与自己没多大关系。这就表明,虽然颁布了《指南》,但是不少学校、教师并没有领会其中的精神——强调全科覆盖正是《指南》的重要要求,更不用说贯彻执行了。

    可以说,目前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当然不乐观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许多一线教师之前是在等新课标,现在新课标出来了,可能又在等新教材,教师可能觉得什么时候新教材出来了,再根据教材进行系统学习、研究就好了。所以,总体而言,我觉得许多学校还没有将贯彻落实《指南》真正提上日程,这也说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指南》的宣传,帮助一线学校和教师深入理解。今年暑假,教育部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举行了“暑期教师研修”活动,其中就有关于新课标解读的部分,相信参加研修后学校和教师对落实《指南》会变得更加自觉。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亲切感

    中国教师报:您提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铸魂育人”以及内容选择等问题,那么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沈湘平: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区分精华与糟粕、优秀与落后,我们讲的传统文化教育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确实也有层面之分。一般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会涉及物质、制度、技艺、精神等层面,而我们应该强调精神层面即“道”的层面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他层面在《指南》中都归于载体形式,是为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教育服务的。发挥文以化人作用的前提是文以载道。

    比方说,我们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学校特色进行。各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的强项也各不相同。有的重视书法,有的重视武术,有的重视舞蹈……最后自然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呈现效果。以书法教育为例,有的学校强调书法本身,学生上完书法课后就能写一手好字;有的强调学生从书法中领悟中国独特的审美。前者侧重于技艺层面,后者属于精神层面,两个层面都很重要,但后者更为重要。

    按照《指南》的规定,精神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分为三部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这些都很重要,都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最核心的是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教师报:有些学生会感觉传统文化比较枯燥,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沈湘平:的确,对于学生而言,许多传统文化的知识接受起来会有困难。不过我们也不用过于悲观,经过这些年的“预热”,有不少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国风潮、国风热等现象并不少见。另外,各种媒体也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闭幕式都因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人惊艳,不少传统文化影视节目不断“破圈”,受到很多青少年的热捧。可以说,在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现在的氛围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说是到了“插上一根拐杖都能发芽”的时候。

    当然,中小学生与传统文化客观上是有距离的,因为我们现在是在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原生环境有太大反差。比方说,我们平时生活当中使用的都是现代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典籍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距离太大。所以,如何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是传统文化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指南》明确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亲切感,切忌学生刚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就被一股脑地灌输,甚至要求机械识记。要充分考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体现明显的进阶性。小学阶段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亲切感,让他们不反感传统文化,愿意走进传统文化;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到了高中才强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一种理性认识的阶段。同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践行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小学更多侧重家庭氛围,因为小学阶段的亲子关系比较密切;到了初中,更多应该落实到学校层面;高中阶段就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拉近学生距离的有效途径。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师都应该努力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加以佐证、解释。典籍里的内容,许多都可以从地方文化中找出相对应的事例,它们之间是一种“理一分殊、万川映月”的关系——就像天上有一个月亮,地上有多少河流就有多少月亮的影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常重要。创造性转化对于中小学来讲,主要就是转换表达方式,要以学生真正听得懂的话、喜欢的形式进行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指南》还明确要求,不仅要以增强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而且要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文化创新。当前不少国风潮的活动,青少年都渐成主力。能够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好,能够在传承中体验创新的成就感,学生自然会对传统文化有兴趣。

    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尽管过于注重形式是个误区,但恰当运用形式无疑是必要的,甚至一些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效果也是很好的,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也正是新课标的重要特色。不过,各种形式的运用都一定不能遗忘育人目的,最终都要指向铸魂育人,使学生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师需要补优秀传统文化的课

    中国教师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内容专业而深邃,如何在深入研究与广泛普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沈湘平:其实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补一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一线教师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历史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就要自觉去“补课”。现在“补课”的条件是很好的,学校会组织各种培训,网上也有许多相关课程。当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说,其实教育部明确表示要组织进行培训。培训有各个层次,有国家组织的,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学校自己组织的,也还要借助社会的力量。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些教师研究得非常深入,但是也有教师浅尝辄止。在具体的教学中,一般普及性质的教学会比较容易,学生接受时也比较容易。那么,还需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呢?我想,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同样也涉及专科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的不同定位。

    所谓“规定动作”是《指南》中所提到的内容,尤其是落实到课标里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必须完成的。一般而言,完成“规定动作”对于教师难度不大,教研员以及教材、教辅等都会为教师提供相应资源。就“规定动作”而言,大多数教师可能主要不是研究者的角色,而是执行者。但是“自选动作”不一样,“自选动作”是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加入更多自主、创新的元素。比如,有的教师希望加入一些地方文化,有的教师会将自己的爱好融入教学,还有的教师本身就成了某个方面的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想要在“自选动作”方面出彩,那么教师的研究任务就比较重了。

    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有些教师的定位是学者型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兴趣。这样的教师是一般的学者和教研员所不能替代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在教学一线,他们的研究是自下而上的,有更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不少教师可能志不在此,他们希望能够吸收、借鉴、模仿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个“先行示范——借鉴模仿”的过程,是一件所有教师共同完成的事情。

    中国教师报:在“双减”背景下,应该怎样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尽可能不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

    沈湘平:我们原来一直强调,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言下之意就是要单独设立一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但是考虑到这种做法会增加学生负担,所以《指南》更换了另外一种思路,希望在不单独开设课程的情况下,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于“有机融入”,我想借用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用石子、沙子和水填满一个固定的容器,怎样安排才能尽量都放进去?如果先放满水,石头和沙子就没有空间了;如果先放石头和沙子最后加水,那么水就可能渗透到石头、沙子中间。石头和沙子相当于课程和活动,传统文化要以水的方式渗透进去。这样,育人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课时负担并没有增加。

    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家课程层面不单独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另一方面强调“有机融入”各课程及综合活动之中,这是解决矛盾的根本之策。

    就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而言,《指南》也强调尽可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以及全学段、全学科的整个过程。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学生负担问题事实上转变成了教师的教学问题,而不是课程设置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地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具体学科里的具体单元去寻找、去思考。进行一个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应该研究课标,按照课标的要求去思考可以利用哪些教学资源。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还要思考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一种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呈现方式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

    (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综合组传统文化小组组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