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
寻访百年老校
千年古镇孕育出的百年名校
张自恒

    江南古镇余杭位于天目之脉,苕溪之畔。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苕溪穿城而过,宋朝诗人陈若虚曾有诗云:“芦花两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涨红。”

    余杭古镇于公元前222年建立县制,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要早一年,至今已有2244年了,是浙江唯一的双千年古镇。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人众多、文化深厚、遗存丰富。127年前,西学东渐,余杭几位贤达决定创办一所“新式学堂”,为千年古镇带来新的文化元素。

    从龟山书院到太炎小学

    苕溪源于天目山,每年夏季难免遇大洪水,民间传说“十年必有七年水”。余杭历任县令长官大多重视治水且擅长治水。其中,余杭人特别感恩余杭“三贤”——汉代的陈浑、唐代的归珧和宋代的杨时,专门修建了三贤祠。

    龟山书院为三贤之一的杨时所建。杨时,号龟山,曾任余杭县令。隐退后在余杭开始兴建龟山书院,作为延师教子弟之所。杨时本人非常好学,当时已为进士的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到河南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去世,他又到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他和朋友游酢去拜见程颐时,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外面开始下雪,两人在雪中恭恭敬敬站立,直到门外的雪积了一尺多厚。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在龟山书院期间,杨时除讲学外还专事著书,著有《二程粹言》《龟山集》《礼记解义》等。他在讲学中提出“合内外之道”,主张“致知必先于格物”的理学思想;他对古余杭的文化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后来,杨时又在无锡创办龟山书院,也就是后来的东林书院。

    晚清戊戌变法后,政府倡导“废科举,兴学堂”,一大批新式学堂应运而生。1905年,在余杭古镇的中心区,太炎小学的前身——余杭县立高等小学堂在龟山书院旧址诞生了,从此开启了余杭教育全新的篇章,也搭建了太炎小学的百年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太炎小学“离开”了龟山书院,校址几经变迁,来到目前的校址。这里也是一块“宝地”,曾是余杭孔庙所在地,校园里文物众多。学校在兴建食堂时,发掘出明伦堂碑与肇建启圣祠碑。后来,校园内又发现了640年前的敕榜谕众碑,昭示着这里文脉传家久,诗书继礼长。

    学校大门口,曾是余杭法喜寺旧址,《余杭县志》曾记载,法喜寺在县东半里,旧名吉祥院。曾有王荆公读书台与忆乡亭。王安石曾在此读书、品茗、作诗,如“门前白道自萦回,门下青莎间绿苔。杂树绕花莺引去,坏檐无幕雁归来”。相传,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州时,也曾到过法喜寺,留下了“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的著名诗句。

    所以有人说,太炎小学自古就是读书的好地方,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章太炎是余杭乡贤,出生在距太炎小学东约5公里的乡下。16岁时,他曾到县城文庙明伦堂参加童子试。据考证,这是太炎先生与太炎小学最亲密的一次接触。但谁又能想到,在太炎先生去世前一年,即1935年,为纪念章太炎的伟大功绩与巨大影响,学校更名为余杭县立太炎小学。

    老校长留下的无形财富

    在维新思想影响下,姚仲寅、鲍俊等余杭贤达决定创办余杭县立高等小学堂。由鲍俊任堂长,姚仲寅任教国语,两年后姚仲寅继任堂长(后更名为校长),此后他任职校长达18年,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之一。

    姚仲寅治校有方,以身作则,引领示范,表率榜样作用明显。

    他不管多忙,都兼教国语课且从不缺课,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常至深夜,教学方法时常创新,教学质量较为突出,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他管理民主,尊重师生。他有事与师生商量,充分听取意见,从不武断行事,赢得师生的高度信服。因此形成了和谐、和睦、友好、互助的校风,学校的名声也远近闻名,许多学生慕名前来求学,周边学校同行也来参观学习。

    他克勤克俭,律己奉公。学校缺少办学经费,他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多方筹措。对上级拨付的办学经费,他总是精打细算,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作为校长,他拿着最低的薪水,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他离任校长时,经费有5000多结余,如数移交学校,用于建造新校舍。政府奖励200元,他也捐给学校用作办学经费。

    他热爱读书,勤于钻研。姚仲寅视书如命,常常手不释卷,每有心得都记下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抗战前夕,他从事《余杭县志》的编修工作。晚年他关注水利,对疏浚南湖、苕溪都有专题研究。由于右手患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写字,他就用左手代替。

    姚仲寅的作风、人品与治学之道,为百廿太炎小学奠定了基础,也开创了太炎小学办学之风。姚仲寅既是学校的鼻祖,也是学校的标杆,为后人打开了优质办学的大门。

    在后续的校长继任者中,不得不提潘南文副校长。他组织人员编修校史,在百年历史梳理中,他花费了不少心血与精力。从1985年10月至1986年2月,他带领教师搜集资料、编修校史,查阅700多件文书资料,走访300多名知情人,召开10多次座谈会,发出查问信件93封,笔录10多万字,最终完成了3万多字的校史初稿。编修校史对于太炎小学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普通教师到教务主任再到副校长,潘南文对学校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潘南文待人处事平和、踏实、真诚,让人可信、可敬。

    这些一心为公、身体力行、以身示范的校长,是太炎小学一笔无形的、巨大的财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太炎人。

    代代不息传薪火

    太炎小学历经百年,如果说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那无疑是优秀的师资队伍。

    退休教师李炳炎今年85岁了,每次返校,他总是牵着老伴的手,在校园多走几圈,因为这里曾是他挥洒汗水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他组建了校排球队。一开始,家长认为排球队太苦,不愿意让孩子参加,李炳炎就先从自己的女儿带起,又动员了校长的女儿。他训练很认真,也讲究方法,成效显著。他带领学生征战全省,有一次到衢州比赛,晚上还要管好这些小队员。为了不让学生太想家,确保他们休息好,比赛之余,李炳炎带学生参观飞机场,为他们买西瓜。当时居住的旅馆里只有一顶蚊帐,他让学生全部挤进蚊帐里睡觉,自己却在外面守着不睡觉。1989年的中日学生排球赛中,他带领学生打败了日本代表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太炎小学的优秀,不只是体现在个人能干,更体现在团队协作。这是太炎小学的传统。对于新教师,每个老太炎人都是师傅,都会耐心帮助新教师,大家不仅是团队,也是一家人。正因如此,太炎小学才得以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卢永祥曾是太炎小学的体育教师(现为另一学校副校长),说起自己的师傅李炳炎,他是发自内心地崇敬与尊重。李师母去世时,卢永祥带上家人,全程参与葬礼并做好全部的后勤工作。

    曾是太炎小学音乐教师的蔡昭春(现为某幼儿园副园长),说起当年团队的传承,她仍泪眼汪汪。她的师傅陈济远带领的校民乐队,从零起点到全省冠军,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陈济远退休前一年,本想取得全省冠军,结果仅获得第二名,他站在走廊处,凝视着远方,久久不说话。蔡昭春清晰地捕捉到师傅的心思,痛下决心,立志不让师傅失望,艰苦训练,不计得失,最终校民乐队连续8年获得全省冠军。

    太炎小学的教师有着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校办得好,个人也感到荣耀,这是全体教师的共识。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在用心呵护这份荣耀,都在努力为太炎小学添光增彩。

    新中见老,老而弥新

    一所学校是否有活力,关键看有没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品质、创新的能力与创新的成果。唯有创新,学校才能立足当下、赢得未来。

    太炎小学以余杭乡贤、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名字命名,多年来坚持挖掘章太炎的思想,学习章太炎的品质。学校把工作思路定为“讲太炎故事,传太炎精神,展太炎情怀,做太炎名师”。前两个“太炎”指的是太炎先生,后两个“太炎”指的是太炎小学。太炎先生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太炎先生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不足;太炎先生是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懈追求。

    学校结合章太炎的教育思想与成长历程,提炼出“崇德、尚志、博学、砺行”的校训。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使用了“太炎少年”评价系列,即崇德少年、尚志少年、博学少年、砺行少年,让校训深入每一个师生心中。有家长说,自从学生评价制度修改后,孩子积极主动要求做家务,热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太炎小学位居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位置,此地为余杭举全市之力打造的新增长极。这样的区位优势,给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太炎小学把老余杭双千年古镇与太炎小学的百年历史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千年古镇弦歌不断又创辉煌,百年太炎薪火相传再谱新篇”。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参与办学定位大讨论,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精神的淬炼,更是一种力量的凝聚,最终将其定位为“千年古镇,百年名校,现代学校,未来品质”。这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今后的更高定位,一切工作必须以“名校”为起点,也最终要能够回归到“名校”。现代学校,即通过努力争创省现代化学校。未来品质,追求的既是今后更高的教育品质,同时也是“未来科技城”的教育品质。

    这样的定位,既结合了古镇的教育资源,又把现代与未来紧密结合,最关键的是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力量。接下来,唯有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向目标迈进。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