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最大程度发挥空间育人价值
戴培杰

    学校建筑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办学基础设施,具有投入资金大、使用周期长、固有功能改变难等特点。

    近年来,各地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或改建了众多学校,囿于设计理念传统等因素,大部分建成的校园空间基本以某种单一功能主导空间定位,其结果是一方面致使不少建成的功能空间面临“低频”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致使学校开展个性化的课程实践难以有相应空间给予保障。由此,“利用不足”和“空间缺乏”成为不少学校面临的现实难题。

    在校园建设项目给定总投资和建筑面积等硬指标的限制下,化解上述现实难题的重要突破路径不是增加投资,而是创新引入“复合通用”的设计理念。所谓复合通用,旨在打破“书法教室就是书法教室”“食堂就是食堂”的单一功能定位,从设计定位上扭转空间功能过度专一化的倾向,回归学校师生的真实需求本位,从空间的可行使用场景出发,面向不同空间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应的功能复合设计理念,最大程度挖掘空间的潜力,尽力提升空间的效能。校园空间创新实施功能复合通用设计,主要有三种策略。

    第一,空间功能的“分时复合”策略。空间在不同时段承担不同功能,即结合不同时段师生对空间的占有使用需求,形成弹性的多义空间。学校中比较典型的空间是食堂,大部分学校为满足全校师生的就餐需求,食堂的占地面积常常不小,而就餐时间往往又相对集中,由此在非就餐时段,食堂的利用率几乎为零。因此,在设计上引入“分时复合”的策略,如将餐饮、自习、阅读、社交活动等功能加以融入,并实施食堂功能的分时错位管理,可大幅提高食堂空间的利用率。不少中小学实践书香阅读餐厅、餐厅教师咖啡吧、餐厅小舞台等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中不少专业教室,也可采用分时复合的设计策略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第二,空间功能的“界面复合”策略。界面是建筑不同空间质地的分界线,界面复合则是通过消融界面或模糊化界面,从而提升空间的功能价值。例如学校中的书法教室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仅具有教授书法的功能。创新采用取消该教室两个门之间实体墙的界面复合策略,取而代之采用开放化设计或活动隔断的设计,可使书法教室在维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兼容开放艺廊的功能,成为师生作品的大展台。再如,学校要重视教学楼的架空层建设,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通过取消周界的墙体而成为功能可变、规模灵活可调的“灰空间”,能为师生与户外的沟通提供良好环境,成为一个风雨无阻的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灵动空间。

    第三,空间功能的“多态复合”策略。校园空间可在同一时段围绕师生需求的多样性,进行多种功能的整体式设计。这样的设计理念打破一个空间只允许一种功能的传统设计观,重视同一空间的多功能复合设计,从而更好发挥空间的育人价值。典型的空间如走廊,不妨超越走廊作为交通通行的设计观,通过引入走廊凹室、走廊展墙、超宽大走廊的多种灵活、开放的设计手法,进而成为学生作品展示、讨论交流、社交休憩等功能的重要空间,特别是通过促进学生跨班级的同辈交往,为师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学习与社交场景。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校园空间建设创新引入复合通用的设计理念,十分有利于充分挖掘不同空间的潜能,使其最大程度发挥空间育人价值。但是在相应空间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尚应时时审思相关空间开展复合通用后的设计是否仍然能满足消防设计规范,是否在安全防护等方面仍然能达到设计规范所要求之“本质安全”的要求。概而言之,空间所有复合通用的设计,不能以降低消防标准或牺牲空间安全为代价。

    (作者单位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