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多方合作综合治之
李正华

    “网课爆破”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此前就有教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相关经历。可以说,网课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学生和教师安全的新课题。在网课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当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障网课安全。

    网课空间理应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网课是有关部门倡导和要求的,是社会需要且期盼的,网课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软件构建虚拟课堂,师生一起上课,同时学校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网络“巡课”方式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俨然成为一种虚拟的学校或者教育教学生态。网课实际上就是在政府支持和倡导之下,为教师正当教学、学生正当上课而形成的一个公共专题平台。上网课是师生受到法律保护的正常教育活动,而“网课爆破”看似是一个全新事物,本质上是使用网络技术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违法行为。因此,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保障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依法加强对“网课爆破”行为的惩处,对网课依法予以保护。

    保护网课需要配套必要的技术手段。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有关企业或相关部门在让师生使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保护,让上网课师生的正当权益在技术支持下得到保障。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除了确保师生能够正常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服务教育教学之外,让师生在上网课时安全、顺利且不被外界打扰,也是应有之义。同时,上课教师也应熟悉相关技术,学会使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保护自己和学生,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此外,上网课的师生还应提升必要的抗压力。“网课爆破”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都能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找到根源和土壤。因此,在经受“网课爆破”的过程中,师生应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这样在处置突发的“网课爆破”时,才能对受到影响和伤害的学生予以关心和疏导。

    总之,“网课爆破”为教育发展新生态敲响了警钟。处置“网课爆破”需要正面积极应对,依法治理,做好技术保障,引导师生学会应对技巧和提升心理免疫力,让网课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