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柿子红了
华梦娇

    教室的窗外有一棵柿子树,高高的,看着很平常。秋风一吹,不知道什么时候,叶子间冒出了一个个小柿子。小小的柿子青青的,很是招人喜欢,却不招摇。又过了一段时间,叶子不知不觉掉光了,只剩下黑黝黝的枝丫和愈发青里透红的柿子,甚是可爱。

    一个微寒的早晨,在教室里讲着课的我转头向窗外望去,突然发现满树柿子竟然都红了,墨黑的枝干搭配火红的柿子,在蓝天的映衬下真是美丽,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划过:“我好羡慕你们啊!”学生对我突如其来的话感到惊讶,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指了指窗外说:“瞧,你们每天都在这样美妙的环境里学习,多么幸福啊!”这时,一个柿子从树上掉了下去——学生惊叫起来,有几个学生还探出身子朝下看:“老师,地上还有几个摔烂的柿子。”学生皱着眉头,一脸心疼的样子,似乎第一次正视了柿子的存在。

    学校最近正在尝试“五育融合”的课程开发,这不正好是突破口吗?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索性放下书说:“不如咱们今天就来摘柿子好不好?”“好!”学生一下子喊了起来,眼睛都闪着光。接下来,找竹竿的找竹竿,扎网兜的扎网兜……在总务处的帮助下,学生总算集齐了工具,勾的勾、拽的拽,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堆柿子。

    怎么处理这些柿子呢?“要不大家分一分,吃了吧?”我提议道。“分了就没了,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摘下来的!”学生的头都摇了起来。“那么,怎样才能留住这份美好呢?”我继续问道。“我可以画一画”“我可以写一写”“我还可以配上一首小诗”……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做就做,有的学生拿出画笔,有的学生“唰唰唰”开始写作,大家埋头创作,偶尔还有几道目光射向讲台上的柿子。不一会儿作品就完成了:一个大红柿子跃然纸上,学生小明的画作引来钦佩的目光;“一盏一盏,红红的灯笼,在枝头随风摇摆。它在向我们点头,对我们歌唱,它在说着‘让我照亮你的前路,带你走进甜甜的梦乡’”,学生小澜的小诗也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学生小轩也不甘落后,捧着一篇《摘柿记》朗诵起来,他的作文旁还配了一幅小小的柿子插图,白纸黑字顿时鲜活起来。

    从此,班级的作文本上都配上了有趣的插图。今天是一群小动物,明天是一座大花园,有时还有学生的自画像。由柿子引出的小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课程融合理念——从多元角度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层面的开放式情感延伸体验,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艺术体验,锻炼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借助丰富的校内校外资源,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学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感知文字之美、绘画之美、意境之美、装饰之美,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红了的柿子化作一抹朱砂,飞到了学生心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