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年度特刊
2022中国课改观察
本报编辑部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全国教育系统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整个教育改革系列举措中,课程改革尤其显得突出和重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提出了明确标准和要求。2022年3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绘制了学校的育人蓝图。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启,让教师成为落实新课标的关键,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阵地,让学生全面成长成为整个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如果说2022年重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的话,那么2023年将重在践行新课标,在持续实践中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学习越深入,越能发现新课标的精深之处;实践越深入,遇到的新问题也会越多。为帮助一线教师厘清问题、破解难题,新的一年我们继续推出“中国课改观察”特刊,主题锁定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例导思、以思导行,通过分层描述、分类梳理形成了8万多字的解读,为一线教师学习课改精神和践行新课标提供助力。

像新课标修订坚持“问题导向”一样,本期特刊也循着“问题导向”来设计。我们征集了30个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邀请课标组专家、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等进行解答,回应一线教师的困惑。这些问题涉及落实新课标的宏观、中观和微观问题,努力为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案例。

在课改实践中,问题就是资源和机会。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凝练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探寻问题中找到出路,走向创造。我们希望一线教师带着“问题意识”阅读本期特刊,当下你最关心什么问题,如果你来提问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30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我们希望一线教师带着“落地思维”深化学习,将自己理解的理念转化成行动,边学习边实践,用行动佐证自己的学习。我们也希望一线教师带着“战略眼光”走向实践,在落实新课标中“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所谓“想大问题”,即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站位问题,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想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所谓“做小事情”,即关注“一米之内”的事情,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教与学”的每一个细节,用细节诠释“爱与责任”。

新课程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期待一线教师能深入理解新课标的“变”与“不变”,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抵达教育的理想之地。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