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教改探行
从“榫卯构建”看课程思政
徐 健

    “课程思政”催生出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意义深远的改革实践。现以建筑专业的“榫卯构建”课堂教学为例,用嫁接、深挖、点染三种教学策略,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政价值,为职业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思路。

    嫁接:赋予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内容多为科学技能知识,其人文性似不彰显。欲将专业课程思政化,需要运用外挂、借用、引入等“嫁接”方法,赋予专业课程相宜的思政元素。

    “外挂”就是以情境创设的方法桥接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例如,在教学伊始,教师设计通过观看视频,赋予学习内容鲜明的思政元素。视频内容为2014年10月10日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将一个精巧的鲁班锁作为国礼赠送给当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学生的眼光都聚焦在鲁班锁上时,教师以问激思,“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常见的国礼有阿胶、瓷器、丝绸、茶叶,为什么此次偏偏选用鲁班锁作为国礼?请结合赠送时的活动主题思考。”

    有学生答:“国礼往往选用最具一国特色、最具文化意义的物品。鲁班锁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榫卯连接工艺,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有学生说:“此次是中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技术是关键词,鲁班锁不仅代表着中国独特的榫卯连接技术,也表达了中方愿与德方像鲁班锁一样紧密合作。”

    也有学生认为,“鲁班锁的拼接过程是曲折的。两国总理的共同合作,鲁班锁最终成功拼接,也表达了中德双方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合作的愿望。”

    还有学生表示,“鲁班锁的拼接,寄托了中德紧密结合的愿望——共同破解世界性发展难题之锁,开启中德制造业合作之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鲁班锁的益智功能到拼接过程、构建艺术与国礼的象征意义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榫卯构建”的教学内容。

    “借用”是指利用知识迁移赋予专业课程以文化因素,探究其文化意蕴。

    鲁班锁是榫卯连接工艺的集中体现。榫卯连接采用凹凸咬合的方式连接两个木构件,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为了让学生对榫与卯的连接有感性认识,教师请学生先分别制作硬纸质地的“凹”字与“凸”字,并将其拼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体悟到汉字的构造方法与文化意蕴,并且在操作中直观感知榫卯连接的基本原理。

    “引入”是指在教学中加入技术史料,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方法意义。在“凹”与“凸”两个字的拼接过程中,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到榫卯连接的基本原理,那中国古代先民又是怎样发现这一原理的呢?

    教师出示史料:“榫卯结构起源距今约7000年前,不仅结构精巧美观,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且方便拆卸。”

    补充的史料知识不仅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素材,更成为学生探究的应用素材。接着,教师再请学生观看鸡大腿和小腿的关节示意图,观察骨与骨之间的关节连接,指出榫卯技术是古人取法自然的发明,使用的是“仿生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智慧。

    深挖:放大专业课程思政色彩

    课程思政的价值,不仅要旗帜鲜明彰显思政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筑基铸魂作用,而且要科学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并发挥出课程的育人作用。课程要从知识本身、知识探究过程、知识的实践意义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协调的认知与情感发展、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品质。

    这要求教师注重关注技术分析,在探究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将“凹”与“凸”拆分,并提问:“怎样保证‘凹’与‘凸’不能被轻易拆开呢?7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能不能与祖先比拼一下智慧呢?”

    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从而产生出如下思考。

    思考一:增加两物件连接处的摩擦力,使得“凹”与“凸”连接处不能轻易滑动。增加连接处的精密度,古人首先想到的是“打楔子”,就是将削好的木片插在木器等的榫子缝隙中,使接榫的地方更加牢固。

    思考二:改变“凹”与“凸”连接处的接触面形态,使得“凹”与“凸”连接处在受力方向不能移动。

    思考三:增设“凹”与“凸”连接处的多点面咬合,使“凹”与“凸”连接处在多个受力方向不能移动。

    辩论研讨不仅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更重要的是,基于力学原理深入研讨、深度展开、深化思考,充分体现了“简入多思”的思维方法,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据此引入教学内容,讲解直角榫、燕尾榫、圆榫、开口榫、闭口榫、多榫等榫卯结构。比如直燕尾榫的榫肩有一定倾斜,所以结构牢固可以防止榫头的错动;多榫是利用榫头数目的增加,增加胶层的面积,从而提高木制品的强度。

    在激烈争辩与相互启发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认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传承专业技术与提升思维发展的目标,从而聚焦榫卯技术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还应该注重技术的应用,在知识应用中彰显技术的工艺价值。本案例中,教师展示了山西释迦塔、故宫博物院和明朝太师椅等三个榫卯技术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榫卯技术的工艺价值与美学价值。其中,山西释迦塔有“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的美誉,被认为是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典型的榫卯构建实例。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榫卯建筑群。明朝太师椅是运用榫卯技术的经典家居,其弧形“椅圈”又称“月牙扶手”,采用的是楔钉榫的榫卯结构。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榫卯构件,然后判断榫卯是何种结合方式,再分析榫卯的连接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真实物件中感受榫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中国古代先民的榫卯技术而自豪。

    这些案例不仅能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榫卯技术的艺术匠心,还从榫卯构件及其相关柱梁等的连接关系中让学生体悟到其艺术审美价值与哲学内涵——看榫卯构造,一榫一卯,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察榫卯外部,结构隐藏于外表造型之内,仅留少量片面的裸露在外表面,给人一种深邃之美;观榫卯构件与柱梁的关系,柱梁基于榫卯咬合点的拉力平衡以及榫卯结构布置的对称之美。一看一察一观,让学生感受中国先民的创造智慧和审美思想。

    点染:提升专业课程思政价值

    点染是点明渲染之意,原是书画用语,后指艺术创作中主旨呈现和情感渲染的技法。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在教学高潮处运用点染之法,以精练的语言点明主旨价值,通过形象的描述渲染情绪氛围。

    具体到本案例,教师以“先染后点”之法,展示榫卯技术的当代表达,号召学生传承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榫卯技术是木材的艺术。今时今日,木材被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所取代,以榫卯建筑工艺与设计思想是不是就过时了?

    这个具有思考价值与思维挑战的问题,让课堂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学生在为榫卯技艺点赞和自豪的同时也对这一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疑虑。

    因势利导,教师出示了雄浑有力且中国特色鲜明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的图片。传统的“中国红”是视觉提醒,斗拱造型是“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主题揭示,斗拱榫卯穿插、层叠出挑的构造方式是“榫卯技术”的当代诠释与演绎。

    接着,教师提出更具挑战的问题:“在继承传统榫卯工艺的基础上,‘东方之冠’作出了哪些创新?”

    分组讨论后,学生认为用钢材取代木材,在让“东方之冠”成为永久性地标的同时为斗拱曲线拉直创造了条件,使得传统斗拱的最大跨度从4米延展到40多米。这不仅满足了大跨度空间的设计要求,也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融合之美。

    随后,教师又采用“先点后染”之法,出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点明“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启发引导学生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建设责任,要在未来的专业发展中对榫卯工艺实施应用性保护。

    至此,教师已经达成了从榫卯技术、技术文化和以榫卯技术为载体的工匠精神传承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话题一转,问道:“榫卯技艺虽然是世界文化瑰宝,但其挖掘与发展并非易事,请大家谈谈如何继承与发扬这一技艺。”学生再次进入深度思维,并进行自我突破。

    学生说:“随着家居绿色环保理念的强化,在以木材为原材料的现代家具设计与制造中,榫卯连接技术一定有应用价值。”

    还有学生说:“榫卯技术的核心就是互补连接,组合而存,体现了现代模块设计思想,我们要学习、传承古代工匠的设计理念。”

    学生在自我阐释中畅想,在专业领域进行自我技术学习与建构,进一步增强了从学技术到用技术再到传承技术的发展。榫卯技术所承载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中国古代工匠的创新精神。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榫卯连接”,专业教学本身就是技术与思想的同向发展,“德技双馨”更是术与思交汇发展的育人目标,其背后的教育遵循依旧是立德树人。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安市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