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十本书
重要的是,我会一直读下去
李 淳

    要梳理一番读过的关键书籍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回望几十年读书岁月,虽大体轮廓可见,但也有许多细微、幽隐的体味如云雾缭绕其中,叫人有难以道尽之感。但如果不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便可减轻行文的压力,若有遗漏也感释然。朱熹《偶题三首》中有言,“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随境而适,令人钦羡。于意识的河流任意东西,真源或不遇,但沿途风景也足以一饱眼福。近年阅读的感受也是这般,工作生活忙碌,再没有如年轻时候整块的时间可供“溯源”,心中越发期待这种能够随时展阅、随时意会神游的状态。

    古典与现代

    在年少的过去,书是可以慢慢读甚至背下来的。一本书翻来覆去地读,直至了然于心。如果算上更小时候的记背,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源》,还有更大些在旧书摊买的各种版本的唐诗宋词选、宋诗和名家诗词,它们皆是家里随手可取的宝笈。无论闺中与父亲比赛背诵,还是做妈妈后陪孩子记读,这些古诗词都融入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

    因为对诗词的热爱太久长,牵动的情感过于充沛,每每有节目动情地解读古典诗词,我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不久前热播的《长安三万里》中李白高咏《将进酒》,画面汪洋恣肆,高蹈而浪漫,诗人们在诗意酒意双重氤氲里上天入地,让人神往。自然灌注、命运锤炼,终至诗心慨然,激荡云天磅礴,这是率性元气之美,更是游走现实和梦想无碍的风度。

    《老子道德经》《论语》《孟子》诸多经典,或熟背或熟读,慢慢心里能真切感到一种越来越大的安定,这种安定似乎有很强的引力,能把一切经历都转化为某种蕴意,特别是那些因遭受不公而挥之不去的愤懑,也在它的召唤下泅染为浓重的墨块。正因为有这样的体验,我在后来读到昌耀的诗才会爱不释手。《昌耀诗文总集》开始与泛黄的古诗集一起待在床头,伴我晨昏。他的诗有古典的风雅,又有现代的自由,他把所有痛彻心扉的感觉编进诗句,有“绿林响马月下失足折断幽篁老根”,更有“时光如淅沥细雨催发芭蕉留下淅沥不尽的瞬刻”。每一句词上都有他凭着扎实手艺凿开的洞龛,每一个洞龛里面都深供着一位能够长啸的古人。

    因为对古典文教的热爱,我与编辑部同人一起把读经与会诗作为杂志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领悟人情物理,涵养学问道德,正心正行,摄意取象,教书育人。同时,我意识到过早的分科教育弱化了孩子的专注力,对儿童来说,“整个儿”浸润到古典的学习里,比如用一两年时间专门学习古诗,远比把有限的几首古诗分散到每个学期来得有效。没有大量集中的学习,零散的诗歌很难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我总为杂志上出现的诗教篇章动容,也为教师自身被诗歌教学点亮而惊喜。

    我一边工作一边研习古琴,喜爱收藏古玩、侍弄花草,感觉每天都沉浸在古典氛围里。在许多年间,扬之水的《终朝采蓝》常被我带在身边。她从文到物、从物到文的探究之路对我影响深远,加上自己对收藏的琢磨,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诗文中提及的物什变得明确起来——它们不是来自一个遥远不可触的想象的世界,而是在我的认知中有了实在的附着。唯有“文”与“物”真切照见,方能更好地品味诗歌和我们的生活世界。另外是“文”“艺”同行。学艺不只是为了某项额外的才能,而应该与人生长在一起,如果能像修文游艺的士大夫一样,琴棋书画互为感通,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是最好。不过要像古代文人雅士那样活着并不容易,我常感到需要刻意与世俗世界保持距离,才能保证内心的清明无扰。但我的工作却需要我与当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充分交流,往往在向外行走后,我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平静,于是开始注意到某种现代性的处境。

    古典文教是不是要在纯粹安宁的环境中才能够践行?面对古典的稳定性已被打破,世界变得无比喧嚣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古典和现代?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看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及其不满》《现代性的追寻》等书。这些阅读的展开,是一个“明喻”——我阅读的“古典时期”已经过去,“现代时期”开始到来。

    现代性不仅是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的指标,也是我们在时代文化衍演中找到自我位置的重要参照,阅读和实践使我意识到,要在现代性中健康呼吸,整天靠古代的氧气显然不行,一个肺部要变得兼容,既要提炼现代性的有氧物,又要努力创造并重述脚下的土地。

    自我与他人

    在这个决心拥抱当下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一本刊物如何能够更积极“投身”教育文化生产。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热爱办杂志的理由,就在于它能促发你敏锐地寻找“他人”作为参照,而这种参照的获得又因为有一个不断扩展开去的“自我”。

    办刊理念的升华和凝练需要一个过程,它在每一任主编和编辑的努力下微妙变动着。如果说我们主张教师要追求个性化、真实性的表达,使得杂志风格冲破单一固化的教育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那么将版本定名为“人文”,则是注意到人类意义世界与个体意义世界的相互传递,将教育文化的构建自觉引至更广阔的文明演化。

    在我的“人文”阅读中,《为人文教育辩护》《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可圈可点,它们也使我在对待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等问题上保持矛盾双方往复推移的习惯。我的人文梦想,一言以蔽之:点燃自己的火焰并以“人化”烛照脚下。随着阅读的不断打开,我越发深信燃烧自我的意义。

    在我鼓足勇气去迎接他人对我的冲击和改变时,巴西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走进我的视野,他“一跃”成为我最敬重的作家、教育战士。记得当时捧着他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已然血脉偾张的我无法安坐椅上。他对知识平等的追求、对真正对话的探索、对教育工作实践指向性的自我明确、对批判意识的积极唤醒无不彰显出非凡的教育见地、勇敢的改革精神和深切的底层关怀。这些正是我身上所欠缺的,特别是对处于被压迫境地人们的关心和引领。虽然我同情底层人群,但我并没有在生命的实践上为他们争取过什么,对照弗莱雷的伟大,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我决意从工作出发,从更加利他的层面付出精力。

    编辑,无疑是一个利他的工作,是一种通过工作关注生命,同时令自己走向谦逊和宽阔的途径。我开始更用心去发现、鼓舞和扶持别人,在关怀的行动中真诚与这个世界因应。我还读了《十封信》,弗莱雷的“希望性语言”使我认识到真正的人才独立不倚,他能够在站立的任何地方连接他人的生命,发挥人性的光热,通过行动赋予生命张力。在他的引导下,我更加主动进入“他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不再为接壤外部世界而觉得疲累。无论在哪里,我都坚持真诚言说和平等交流。因为身心的完整,所以何时何地都能得到“休息”。

    巨著与语录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我也读了很久,许多写作用语深受他的影响。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洞悉存在的秘密,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津津有味地啃下不少哲学家的文篇。

    因为时间不济,大部头作品渐渐吃不消,外国哲思类的箴言和中国古代语录越发让我青睐。罗马尼亚作家布拉加《神殿的基石》一书被我涂得密密麻麻,每句话都像引子,激发我源源不断的灵感。那段时间,我写的“凡深许自由者,必先启以牢笼;凡轻予自由者,必后终以牢笼”“在兴趣的狭地建造王国”等文句,今天看来也觉得很有滋味。而读“山人语录”,如《幽梦影》《浮生六记》,总能够迅速“抵达”,并感到与作者亲密无间。这期间写的如“金凤照眼、青芒结胎、攀萝滋沛,凤眼芒肚萝尾,正天地初炎,夏文昭彰。人笔似有愧乎此”等,可算是对他们的致敬。

    但很明显,巨著的滋养更长远。我的书架上也总留些大书压阵,它们提醒着我的浅薄,叫我不为偶得沾沾自喜,生命要“早乘血潮冲决幽谷而下”(昌耀诗句),不要留下没有大作品的遗憾。

    爱读书的人常感觉在书架前站立片刻就能得到教诲,在一间有书的房间哪怕一本书都不翻动,也能安静而舒畅地编织自己的趣味。优游一室,是读书人甜蜜的心事。我也无时无刻不念想着居室的读书自由。在读了《瓦尔登湖》《众神之河》后,我感到对大地难以分离的眷恋其实也深藏在自己的血脉里,便思小小的居室可能还是会囚禁人的想象力、不能被天光直接灌顶的大脑可能在感受力上有所欠缺。我甚至怀疑目前尚能享受一室之安,是因为小时的绿色生活为自己储蓄了能量。随后便联想长时间在教室里的孩子,自然缺失症已是非常严重。如何能够在教育中回归大地、推翻课室的藩篱,值得深思。

    熟智与童心

    在我的“全人”书单中,钱穆老人的书是必读书目。他年轻时也有著述,如今已作古,为什么要特别称为“老人”呢?那便是他的文化品格中恒有一种长者的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的《论语新解》《湖上闲思路》叫人百看不厌。他是没有一句废话、精准严实的语言大家,也是熟智近圣的代表。关于他的成就,读书种子多有佳述,我想谈的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想积淀学养,锻打一种成熟的智力,虽往往穷其一生不能达到,但在这个苦乐自知的历程中,品质必有所升华。我们并不知道还能读多少书,最终能不能令智熟、令德成,但还是会无怨无悔地读下去。大器晚成无疑是伟大的号召,我越来越感到这种号召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接力而不在于完成。我当然向往着人的完成,但如今觉得即便未能如愿也不大要紧。因为读书的幸福不全在成熟地反馈,也在于天真地保持。所以在我望洋兴叹时,会为尚存赤子之心而欣慰。也因为对童心的珍视,不仅广为阅读童书,也将“儿童立场”视为教师应有的基本立场。我的书架上,文化老人的书满满当当占了一大格,关于儿童的书也毫不示弱放了同样一格,比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晓东的书就在其中。

    熟智的尽头或许是返璞归真,是“老人”和“小孩”最终的手拉手。人生两端照面,心思纯一完满。尽其性,复其本。慕智也好,尚童也罢,观见内心最重要。

    常观一心也能使人保持审慎,近年这种自我量度还推移到身体层面,曾与友人谈及改稿的体会——“一字一词,如耕地缓缓垦过,身体在担负,不愿只有精神在活动”。身体真实的负重能减缓可能的精神恍惚和不切实际,或者说这种农夫式的担荷增添了踏实感和自我信任。总之,许多创造性活动我都“全抛心力”,使其不仅有抽象意义探讨的部分,还有身体的参与感。当我用这种蠢笨的埋伏的功夫来牵拉我的浮跃,我变得不为轻松的获得所取悦。但后面读到的《和尚与哲学家》使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体会。不记得有多少次拿起它,每一次心都变得像白云一样松软神秘。它告知我一个未能全然感觉到的世界,告诉我如果这辈子在意的事我未能做得尽善尽美,下辈子可能还有机会;也许可以简化甚至空置一切,那样可能会突然遇到无边无际的时间。接着又看了《佛陀传》,佛陀行住坐卧,认真似常驻心,轻松似又无有所驻,我感到艰辛的“行脚”和超逸的“云游”本质上是一回事……

    受这诸多好书照拂,时至今日才能对生存的路向稍有明晰之感。诗文艺哲,博厚无疆,幸可以一生日夕平常来慢慢求取。而气化流行的大天大地之间,没有孤绝之物,俯观仰察,必见联系与生机。笃实沉潜,虚徐起兴,愿信斯文之命可成。

    (李淳,《师道》(人文)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和教育写作)

    十本书书单: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编

    中华书局1982年版

    《老子道德经》

    老子 著

    上海书店1986年版

    《终朝采蓝》

    扬之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存在与时间》

    〔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昌耀诗文总集》

    昌耀 著

    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美〕马歇尔·伯曼 著

    徐大建 张辑 译

    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被压迫者教育学》

    〔巴西〕保罗·弗莱雷 著

    顾建新 张屹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瓦尔登湖》

    〔美〕亨利·戴维·梭罗 著

    杜先菊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众神之河》

    于坚 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论语新解》

    钱穆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