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以书香“儒润”人生
郭伟华

    山东省平阴县孔村小学将“儒润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倾力打造“儒润”文化校园,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营造文化氛围,校园散发书香。为了引领学生在书香中漫游洄溯,学校先从校园环境、教室文化等方面大力营造书香氛围。教室后面的黑板留出一块专门的地方,每周换一首儿歌或古诗,低年级由语文教师摘抄,到了中年级便由学生自己找、自己写,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分享选择这首诗的原因。为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中高年级还在墙壁上留出一块地方开辟“专栏”,将学生设计的读书卡、手抄报、读书随笔等张贴上去。此外,学校还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墙报,学生徜徉其间,仿佛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一起散步对话。

    坚持经典诵读,沐浴书香成长。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早读前、午自习、路队诵读等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集体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再结合每节课的“课前一分钟”演讲故事时间,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书香。为了落实阅读量与质的要求,学校各年级都有规定的阅读书目,教师会做好平时的检查和总结反馈,将阅读落到实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书时间至少半小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每周四的阅读课,通过阅读推荐课、交流课、分享课等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内容。

    强化四项措施,保障读书质量。一是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读书环境。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首先确定读书内容,各年级组自定本年级学生必背古诗词、经典诵读等篇目;其次确定读的时间,坚持做到晨诵、午读(周一到周五13:20—13:40)、师生共读半小时(周四下午第三节)、晚读(每晚回家至少读书半小时);最后,确定读书形式,学生每周背诵两首古诗美文或一句名言警句(每天语文课前5分钟共同复习巩固),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心得方法交流等各类读书活动。

    二是让学生有氛围阅读。学校制作了阅读宣传板画,把经典名著放大上墙,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悬挂名人画像,在走廊的墙壁上刻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诗文长卷等。学校还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评活动,从内容、数量两个方面进行评比,培养师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尽情展示自我风采;定期举办以“阅读”为主题的文艺表演,通过朗读、课本剧、小品等形式展示师生的读书成果;鼓励学生集腋成裘、厚积薄发,向各种报刊投稿,不断超越自我。

    三是让学生有方法阅读。教师开展阅读指导课,通过指导培训,让学生学会读书;还会定期举办名著经典阅读大讲堂,向学生分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四是进行阅读成长记录。学校建立学生阅读成长档案袋,包括学生读书记录卡(主要记录学生阅读的图书,取得的成绩等)、学生读书笔记本(学生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教师定期检查并评价)等。阅读档案袋帮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成长轨迹,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把读书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制作了班级读书反馈表,对学生在校读书及其他情况逐一评价,周周评选读书进步榜、明星榜。读书反馈由学生自己填写,包括读书时间、内容、收获、启示、家长意见等。有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教师对学生读书情况也就一目了然。

    开展创意活动,激发读书乐趣。一是各班建立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学生将家里的书籍拿到学校交换品读;二是召开主题班会,各班按照读书活动方案召开读书交流会、总结会等,学生既能学到读书的方法,又能自觉形成“读书竞赛”的意识;三是开展征文比赛,学校利用各类节日的纪念意义或影响力较大的事件,由教导处、语文教研组举办读书活动或征文比赛,学生人人参与,学校进行综合评比表彰;四是举办诵读比赛,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以“诵读经典美文,浸润书香人生”为主题的诵读比赛,极大调动了师生的阅读积极性;五是读书笔记、读书卡制作评选,对于学校开展的“读书随笔评选”以及读书卡制作等评比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思维能力、劳动实践能力等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读书行动的推广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格修养,最重要的是让更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了校风、学风的不断转变。读书是一项长期、有效的教育工程,学校应该用书籍温暖、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不断健康、茁壮、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平阴县孔村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