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总编七日谈
减轻非教学负担,不妨从校长局长自身做起
储召生

    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实际上也是个老问题。1956年5月1日创刊的教育部机关报《教师报》,同年6月19日(第15号)头版就以《克服忙乱现象,保证教师有备课、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该报道把当时学校忙乱的原因归结为“六多”:会议多,报告多,教师社会活动多,兼职多,学习多和杂事多。报道基本都是教师来信,都是过去的人和事,姑且摘要实录如下:

    山东省胶县大庄小学教师高福益说,联屯区召开会议毫无计划,不问大事小事都要开会,开会不但次数多而且时间长,一位单班学校教师十天开了七天会;

    辽宁省旅顺市中心区小学校长兼任乡人民委员会委员,除了本身要负责全乡的文教卫生工作外,还拖了该校14位教师参加工作;大连一中行政领导干部忙于接待访问和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会议,使他们感到自己好像“不务正业”;

    河北省承德市大庙小学教师仇勇知说,四月份虽然有5个星期日,但却没有一个闲着——造林日义务劳动,区里经验交流会,中心校组织的观摩教学,中心校开核心小组会,赴区里参加观摩教学会,“四月份,我们没有一个星期天”(当时国家实行一周6天工作制)。

    看到这里,相信许多人会感叹,几十年过去了,怎么像是在说眼前的事似的。假如读者今天给《中国教师报》写信,或许还会加上“为了上级部门App、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数据好看、工作留痕等,要进行纸质和数字表格双重工作,填写问卷、打卡拍照、发朋友圈并截图上报……”

    据民进中央的调查,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办学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都掌握在不同上级部门手中,学校不得不承担上级布置的临时性任务。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是管住上级部门的手,严格遵守“法无授权不可为”。

    其实此前国家层面已出台诸多文件,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若干意见,2021—2023年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出台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文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真正落实起来肯定也会面临不少挑战。

    作为社会的一员,想让学校完全杜绝非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某些非教学负担是上级教育部门或校长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也就是说,除了管住上级的手之外,教育局和学校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或许有人会问:假如你是教育局长或校长,你会怎样做来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呢?试答如下:

    一要确保教师的休息权。这涉及法律意识问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无法用时间来规定其工作量。除了上好每一节课外,教师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答疑、批改作业等,这些都是因人因事而定的。因此,除普遍都有的节假日之外,寒暑假是国家给予教师特有的法定假日。节假日时间,理应由教师自由支配。

    我特别赞同去年国庆节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厅长的强制休假令。要鼓励老师们出去走一走,不仅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要多发旅游朋友圈,让全社会都羡慕教师这个职业。

    二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这涉及职业道德问题。越是有名的学校或教师,社会活动越多,教学计划越容易被打乱。每学期的课程表发了下去,就应该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今天要搞这个活动、明天某个领导要来听课,就刻意准备或随意调课。

    我特别欣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个规定,对一个学期不调课的教师实行重奖。要真正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再大的事都不能冲击既定的课程,都要等到上完课后再说。

    三是尽力为教师提供方便。这涉及人文关怀问题。教师也是人,除了教学压力外还有生活压力。因此,要尽力在生活等方面为教师着想,提供必要的帮助。

    我特别羡慕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一些做法。学校食堂搞好点,允许教师全家到校就餐,免得下班晚了还要生火做饭。教师上班开车出现了小刮蹭,学校保卫处会紧急救援,帮着解决交通事故后续处理。教师家里老人要看病求医,学校工会也会提供联系医院、帮忙挂号等协助。

    此外,也要理解上级领导和其他部门工作的不容易。从大道理上说,中小学校除了人才培养之外,也应该有服务社会的自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小手拉大手”,间接帮扶一下也未尝不可。比如宣传骑摩托车戴头盔的事,结合科学教育等融进活动中,有何难度呢?

    没错,上述办法都是从别人那里转过来的。但愿校长局长们能用得上。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