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谁在读报

    项目式学习的三条路径

    《中国教师报》972期刊发的《项目式学习何以成为课改风向标》一文提出的“项目式学习主张知识与知识、事物、行动的整合”,我非常认同。褚清源主编在手记中进一步说明,项目式学习与“情境、单元、语文实践”等同为课改的高频词,呼吁一线教师不断迭代研究,明确路径。我们实施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古诗词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实践研究”两年来,探索了三条路径。一是自然地入项。贴近学生感受,贴近文本内容,贴合时代热点开展项目确定和导入,不为项目而项目,不虚设,不拔高,把学科知识向学生的真实生活靠拢,让具有真实意义的情境赋予学习以意义。二是开放地研究。单元教学先导,概念教学引领,核心概念贯穿,系列目标支撑,海量资源与工具加持,把教学内容向具体的学习任务转化,让学科化了的任务推动课堂,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诗文、一代诗文、一派诗文的特性、篇性和类性。三是共融地生成。力促教师在场、教学在场的学科实践,而不是简化为学生按照学习手册、研学手册进行单一的项目活动,只有师生充分互动才能把教学活动向网状生成靠拢,让结构化了的知识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中学教师 张强)

    理想的课堂就在不远处

    阅读《中国教师报》971期陈红梅老师的《用“路标”导航语文学习》一文,让我看到了语文学习的多种可能性。从前的满堂灌课堂是“要我学”,缺乏对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和引导;而陈红梅老师的读写课堂,则使学生转变为“我要学”,培养“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路标式课堂更像是给学生一张学习地图,用专业的阅读指导促进学生沉浸式融入语文学习,达成“人课一体”的境界。这种课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用生动有效的方式打开学生的阅读天地。读写路标遵循四个原则:定“标”、探“路”、建“牌”、对“标”,这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路标式课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是大胆实践下的创新成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我们要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智慧,手中有方法,那么,理想的课堂就在不远处。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港湾小学教师 鲁靖元)

    拥抱生成性课堂

    读了《中国教师报》971期《课堂生态与“课堂生成的真实发生”》一文,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路径打造有生成的课堂呢?

    一是强化技术赋能。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趋势和兴趣点;利用VR技术,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供给,增强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和完成任务的意愿。

    二是升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引入“跨学科”“项目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理解和应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提出更多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与合作生发更多观点,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的动态生成。

    三是设计创意活动。通过创意性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一个主题创作一部短篇小说或一首诗歌,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新的作品或想法,又可以为课堂学习带来新的视角,进而促进课堂的生成和深化。

    当然打造生成性课堂的基础在于构建一种开放、包容的课堂文化,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甚至是挑战权威(老师或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善于沟通、敢于论辩等能力。总之,只有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才有可能拥抱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生成性课堂。

    (江苏省苏州市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教师 褚庆华)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