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扬州:应“运”而生的思政课
本报记者 解成君

    随着建设大运河文化的系列文件的出台,运河文化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讲好运河故事、保护好运河生态、传承好运河文化,扬州思政人通过“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

    清晨,一场春雨突如其来。扬州的古运河,在春雨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古朴与神秘。古运河两岸的老街小巷、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刷得干净明亮,沿街的古建筑、斑驳的墙面在雨水的映衬下,显得沧桑而厚重。行走其间,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的繁华。就在这些寻常巷陌间,扬州“运河思政”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2500年间,这条古老的运河见证了扬州“依水而存,因水而兴”的发展史,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温和、包容、开放、创新的文化特质成为扬州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扬州“运河思政”应运而生。

    “运河思政”,教师是关键

    在扬州,不论校长、教研员、大学教授,还是一线教师,谈起“运河思政”都如数家珍。扬州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恒富说:“我们没有强制性推进‘运河思政’,起初只是个别教师在做,后来有了课题,才有了更多教师的自愿加入。”

    荣获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评比活动一等奖的扬州市梅岭中学教师甘文兰就是早期的“试水者”之一。她说:“2021年12月,王院长发消息给我,建议我上一节‘运河思政’的融合公开课。我仔细阅读了课题的相关材料后,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甘文兰邀请她的爱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中地理教师陶力越一起来上这节课。那段日子,他们每到周末就把孩子托付给亲戚,一起到办公室商讨备课。从课标到课本、从素养到能力、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推敲研讨,历时近两个月才备好了那节课。甘文兰和爱人带学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扬州大运河的足迹一路提取水样,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水质分析,探寻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的可行性方案,引导学生思考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回忆起那段日子,甘文兰说:“疫情防控期间想把学生带出校园真的很难,而且这种融合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但是克服了诸多困难之后,在陪学生一起调研的过程中,我对扬州这座城市与运河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好似打开了一扇新窗,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在扬州的不少校园里不断上演着。

    如何从“教的设计”转向“学的设计”?上好“运河思政”的关键是教师,为此扬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构建了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成立了一体化扬州市思政课研修核心小组,邀请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充分利用扬州市7个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构建高校与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开展“5个100”大思政课专项评审活动,利用3年左右时间评选百所思政特色校、百名思政课教师、百节思政课例、百组课程资源、百名校长书记上百节思政课,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要在“融合”上下功夫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坐落在皮市街头,这里非遗技艺星罗棋布,“嗨皮”文化市集活动更是屡登央视新闻。教师邵秀芝带领学生进行街区探访,请教当地居民皮市街的由来;打卡“嗨皮”文化市集,现场体验漆器、通草花、雕版印刷等非遗技艺;跟着省非遗技艺传承人学习冲泡扬州名茶绿杨春,绘制茶百戏,感受扬州城慢生活中的高雅和精致。

    鼓点铿锵赛龙舟、乡间田头话桑麻、湖泊船闸论漕运、重回隋唐梦繁华、古迹探访觅精神……扬州的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室内融合课堂、实景融合课堂、微视频等形式呈现扬州地方特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了解运河故事,感受运河精神,将运河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他们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扬州的大街小巷。

    除此之外,扬州的“运河思政”还强调跨学科的有机协同。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校长仇清泉在翠岗中学任教时曾与美术教师唐玮玮围绕运河文化进行了大胆而精心的阶梯式设计:时间上不受课时限制,计划安排时间为一个半月;空间上不受教室限制,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资源上不受教材限制,开展网络、教材、实物多渠道资料搜集。师生通过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话”运河申遗亲历者、创意表达,与运河进行了3次“对话”,在沉浸式教学中感知运河文化的魅力。为了实现跨学科有机融合,扬州思政人不断探索不同学科教师协同育人的方法和路径。

    随着一堂堂“运河思政”示范课的精彩呈现,各学科教师都表现出极大热情,但是融合课谁主备?学科中的主次地位如何分配?找哪些学科进行融合?同样一个学科,什么样的教师更合适……一个个现实问题摆在了学校和教师面前。为了防止偏离方向,王恒富叮嘱课题组成员:“课题的方向是运河思政,就要以思政为主导,而不是仅作点缀;要以运河文化为背景,而不是另起炉灶;要凸显融合特色,而不是学科拼凑。”

    “运河思政”不是简单的“运河文化”+“某一学科”教学,而是要打造以思政内容为引领,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以知识、问题等为结合点,统整主题相通、内容相联的学科,形成一个层次清晰、彼此联结、渗透互补的课程系统。因此,为了实现真正的协同,各子课题组会根据各自研学内容落实需要哪几个学科开展、准备解决哪些具体问题、设计什么样的情境、如何进行分工等,组建相关“课程群”开展集体教研。

    在贯通中扩大“朋友圈”

    “教学端实现育人过程有效联动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扬州大学教授朱益飞认为,“教学端要进行整体进阶式设计和局部单元化实施,包括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体化。”为此,扬州市教育局整合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专家学者、教研员、优秀教师力量,制定了思政工作一体化、跨学科协同育人、中小学思政课改革等相关举措,对一体化思政建设和跨学科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课程衔接、资源共享、队伍培育、评价体系等作出详细要求。

    “同一个课题,首先要考虑在大中小学如何进行,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其次是对比大中小学教材的内容,思考如何在大中小学开展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这是我的工作室重点研究的内容。”江苏省首批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岚告诉记者,“不仅是中小学,扬州的大学也几乎都参与了进来,他们不仅参与我们的开课、评课,与我们同上一节课,向我们开放大学的一些场馆,而且我们之间还建了群,随时发布信息,以便相互了解。”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最大的障碍是学校之间存在的天然壁垒。为了加强大中小学教师间的互动与联系,扬州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推广互联网“云备课”;积极打造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使用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媒介,让思政课教师及时分享和了解各学段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

    “‘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以来,扬州思政人也在积极拓展“运河思政”的“朋友圈”,北京、杭州、苏州、常州等地的众多学校也参与其中,他们挖掘丰富的大运河文化资源,探索跨学科教学设计,努力做到将运河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呈现出一节节有温度的“运河思政”融合课,探索出一条思政育人的新路径。

    对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记挂于心,他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扬州教育人通过“运河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行跨学科协同育人,深耕大运河文化蕴含的“思政”要素,将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认同感、家国情怀深植于青少年的心中,同时也把大运河传承与保护的“接力棒”交到他们手中,由他们在未来续写新的篇章。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