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闻 上一版3
2012年5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教育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本报评论员 翟晋玉

  日前,一张湖北孝感一中高三学生在教室内打吊瓶的照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这个“史上最刻苦吊瓶班”,不少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打吊瓶。

  这一“感人”场景令人不禁想起中国古代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恐怖画面。

  但在古代,真正为学习而“头悬梁锥刺股”的人其实并不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以孝为先的读书人不会轻易伤害自己的身体,很多人更明白“苦学无益”的道理,像王阳明那样连续几天对着竹子“格物致知”以致晕倒的人只是极少数。

  求知是人的本性,学习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其中充满了生命成长的快乐。可悲的是,很多学校把学习变成了一件纯粹痛苦的事,其主要工作似乎不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是在比拼谁的学生学习更加“刻苦”。没有乐趣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其根本精神,自然不会有吸引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效率了。

  “吊瓶班”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多么的缺乏。这种缺乏首先表现在,教育者对保健和医学常识的无知,对学生健康的置若罔闻。医学专家指出,“氨基酸注射液”主要针对营养严重不良的患者,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随意注射氨基酸可能带来各种不良反应。选择静脉注射氨基酸“简直愚昧”!

  其次表现在不遵循教育的规律,不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而是大肆补课,题海战术,死拼时间和体力。这种反教育的“教育”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更直接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为健康学生打吊瓶这一荒唐现象再明确不过地说明,不是学生病了,而是我们的教育病了。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不仅没有改变,甚至愈演愈烈。如果想过“桥”,学生就必须拼命考取高分以挤掉别的考生。尽管高考升学率近年来已经大幅提升,但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没有降低。

  “吊瓶班”已成为当下应试教育的新标本,或许这只是应试教育中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全国类似这样“刻苦学习”以备战高考的学校绝非个别。一些学校用“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今天不玩命,明天命玩你”等口号来激励学生玩命学习。很多高中的标语口号让人仿佛置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紧张的气氛让人倍感压抑。

  这些口号表明,丛林社会的法则已为当下中国教育奉为圭臬,中国教育的生态已经被破坏得满目疮痍,危机四伏。在日前举行的中美素质教育论坛上,教育学者杨东平提出,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要迎接这一挑战,变危险为机遇,学校就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行政部门则需要认真反思以高考为代表的考试招生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现象,为高中毕业生提供选择多所学校的机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行者无疆 印记有痕
热帖关注
见怪不怪的“45岁现象”
中国教育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