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城”往事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2008年6月的一天,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门前,一份《中国教师报》,一副眼镜,成为七台河市第三中学校长白继贞和中国教师报驻黑龙江省记者站站长刘汶莉这两个素未谋面的教育人的“接头暗号”。

  当时,刚刚调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三中学校长不到3个月的白继贞,为了让一所破败不堪、危机四伏的学校3年彻底改变局面,进入全市先进学校行列,5年创省内特色名校,他深入调研,四处学习,当他发现那些因课堂教学改革而崛起的学校时,眼前一亮。

  于是,这个“有梦想的人”,只身前往课改名校学习取经。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了解到白继贞准备课改的愿望后,向他推荐了中国教师报,并告诉了他刘汶莉的电话。

  这一次“接头”,拉开了一份“课改报”与基层区域课改的不解之缘——伴随着白继贞风生水起的课堂教学改革,新上任的教育局局长刘子文,也开始在反思中积极寻求区域教育突围的新路径。

  于是,从2009年3月七台河市正式拉开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到2012年荣获中国教师报评出的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七台河市的课改,与中国教师报及其课改团队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印证着作为一份国家级教育媒体的引领与担当,另一方面,也见证了一位有教育信仰的教育局长,带领着一批有良知的教育人,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用扎实的课改行动,营建起的散发着浓浓“幸福滋味”的一方教育生态。

  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有很多往事值得重提,也有很多故事充满传奇。如今,白继贞已经调任七台河市第九中学校长,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课改征程。而七台河市第三中学,那个原本破败不堪的学校,几年间却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乃至整个黑龙江省课改的领军学校,这里不仅倾注了白继贞和三中教育人为梦想而努力的心血,更有当地主政者的用心良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三中课改得到了局长刘子文的大力支持:课改需要增加黑板,没有钱,刘子文便从原来任职的学校“要”;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局优先考虑;甚至教学中电子白板的使用,也得益于刘子文的“亲自过问”。

  同样是因为三中的课改,刘子文与刘汶莉结识,这才有了后来两拨教育人在“光棍节”里把酒言欢的往事,有了《不课改,只能“死路一条”》的局长专访见报,有了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刘子文“坚定课改之路,就是坚定我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我将为我一生热爱的教育事业无限努力并执着无悔”的真情告白。

  正是七台河教育人在改革中的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才有了入围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的荣耀,才有了承办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的资本。中国教师报人,见证了七台河市课改的整个进程,在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为之深深感动。

  如今,在迎接现场会召开的日子里,一些学校装修改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学校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一些学校总结提升,课改文化进一步凸显……

  或许,发生在七台河市的课改往事,只是“煤城”教育的一个侧面。面向未来,还有更幸福的教育生态,需要七台河市教育人继续为之奋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煤城”往事
上善若水 润物无声
新教师幸福心语
新课改教学感悟
情景剧演出“学城”智慧
办天津一流的平民教育